中國大陸總理李克強一月十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與柬埔寨、寮國、泰國、越南和緬甸的領導人,出席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第二次領導人會議。
李克強總理在會上表示,中國希望與湄公河國家在水資源管理、水利設施建設、農業、人力資源、醫療衛生等方面加強合作。
中國大陸不僅僅在湄公河流域積極開展,事實上,整個東南亞地區,除了較偏遠又較不倚賴外援的汶萊之外,都已經成為大陸開展的目標,而以大陸雄厚的經濟、資金,乃至於基礎建設的實力,區域內的國家幾乎無一能抵擋其攻勢,差別只是受影響範圍的大小而已。
過去三十多年來,日本、美國、泰國等都曾嘗試在湄公河地區發揮領頭羊作用,都不算十分成功。
但大陸近些年來在區域內所推動的各種大型計畫、建設乃至於大陸資本大量湧入,可以說已經確立了主導的地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李明江,就在接受新加坡華文報《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中國現在是湄公河地區影響力最大、能力最強,參與意願最高的區外國家」。
舉例來說,柬埔寨近年掀起樓市投資熱潮,主要的增長動力,就是來自大陸投資者。從金邊到西南沿海第二大城西哈努克,大陸開發商是以造鎮的規模,投入巨資大興土木。
也無怪乎當歐美國家表態要制裁柬埔寨時,柬埔寨總理韓先可以毫不在意的說:「歡迎他們(歐美)制裁,我們自有中國做後盾。」
再如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於前年六月上台後,立刻翻轉過往相對強硬的對華政策。他也講得很直白:「中國可以在經濟方面幫助菲律賓。」
大陸事實上也沒讓他失望。菲國財政部長多明戈不久前就曾公開宣布,過去一年菲律賓與中國之間的經貿合作持續發展,向菲律賓承諾提供的援助、優惠貸款和商業投資也都逐步兌現。多明戈並難掩興奮的表示,中國是菲律賓「最親密的伙伴之一」。
當前,菲律賓與大陸之間已就首批三個基礎設施建設合作項目達成協議,分別是奇科河灌溉項目、新世紀水源──卡利瓦水壩項目和南北鐵路的南線項目,中方將為這三個項目向菲方提供優惠貸款。
另外如中泰鐵路宣布動工,大陸積極爭取星馬高鐵興建,都可以看出大陸在東南亞進取的成果和強烈企圖心。
大陸積極進入東南亞,並不僅僅為了經濟而已,而是要透過不對稱的經濟依賴關係,轉換成政治和外交影響力,使得中南半島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受大陸牽制。
譬如說東南亞近年曾嘗試就南中國海問題表態,但最終都因為柬埔寨、老撾等國的否決,而無法達成共識。
梁東屏(泰國╲東南亞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