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泡湯的民眾,最近發現全身皮膚出現紅腫搔癢,可能是冬季癢。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寒流一波接一波,泡溫泉是冬天的一大享受,熱愛泡湯的王先生常至全台溫泉區泡湯。不過,王先生最近全身皮膚出現紅腫搔癢,尤其小腿部分。醫師表示,寒流低溫,但室內溫度可能又偏高,忽冷忽熱,如果常泡湯、洗熱水澡,很容易就會引發皮膚疾病。
到皮膚科看病,王先生拉起褲管,醫師一看就說「冬季癢」,除了開藥之外,建議他洗澡後,立刻塗抹乳液,補充油脂。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唐豪悅唐豪悅指出,近日皮膚科門診患者約增加三成,其中以冬季癢、溼疹、異位性皮膚炎、敏感肌等問題最為明顯。如果沒有積極採取適當的治療與保養,皮膚將更加乾燥敏感。
唐豪悅表示,冬季癢患者的體質敏感、皮膚偏乾,夏天皮膚容易皸裂,到了冬天,狀況更惡劣,如果泡湯、洗澡時水溫過高,皮膚缺乏油脂,就會使膚質處於不被保護、不健康的狀態。
「冬季癢最常出現的部位就是小腿」,唐豪悅解釋,小腿皮膚原本就缺油,不太會分泌油脂,一到冬天,油脂分泌更少,如果沒有適時補充油脂,容易發癢,且愈抓愈癢。
穿厚發汗
冬天溼疹也不少
此外,一般人以為只有夏天溼熱,才會溼疹,其實冬天溼疹個案也不在少數,有些人怕冷,穿上發熱衣、羽絨外套,套上圍巾,腳採著有內裡的毛毛靴子,一到室內,身體發熱,很容易就冒汗,又很難擦拭汗水,就會引發溼疹。
在治療方面,唐豪悅提醒,一旦皮膚乾癢、敏感紅腫,就應該就醫,使用非類固醇藥物來止癢,舒緩不適症狀,盡量少用類固醇藥物,以免皮膚愈來愈薄,可能更加敏感。
洗掉油脂
皮膚災難的開始
如何降低冬季癢?唐豪悅建議,「上油、加油」,平常保養肌膚,效果要比治療來得更好,到了冬天,應該選擇更油一點、厚一點的乳液、乳霜,最好在洗澡後,皮膚還有些溼溼時,塗抹擦拭。如果覺得皮膚脫屑過乾,也應該立即保養。
值得注意的是,洗澡時,應該盡量少用肥皂,以及洗淨力超強的沐浴用品,水溫不要太高,洗澡時間也不要太長,且不要使用沐浴球、沐浴布來刷洗身體,一旦洗掉了皮膚上的油脂,看似乾淨,卻可能是皮膚災難的開始。
預防冬季癢小祕訣
❶ 洗澡時,少用肥皂或是去汙力太強的沐浴用品
❷ 洗澡、洗臉時,水溫不要太高,時間不要太長
❸ 洗澡時,不要使用沐浴球或沐浴布來刷洗身體
❹ 洗澡後,皮膚仍有些濕潤時,塗抹乳液、乳霜
❺ 如果發現皮膚脫屑、發癢,即需擦拭乳液
❻ 起居正常,不要熬夜
❼ 避免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資料來源/唐豪悅醫師 整理/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