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友謙「轉彎的人生」,從棒球場到為競賽馬匹釘掌。他是全台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取得日本國家級認證的裝蹄師,專為馬匹打造適合競賽及運動的蹄鐵。
藍友謙(左)是台灣首位、也是唯一取得日本國家級認證的裝蹄師,右為日本師兄北澤。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藍友謙「轉彎的人生」,從棒球場到為競賽馬匹釘掌。他是全台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取得日本國家級認證的裝蹄師,專為馬匹打造適合競賽及運動的蹄鐵。
以他留學日本,又在「日本裝蹄教育中心」修業的經驗,他有「鐵飯碗」,目前全台灣幾乎沒有人可以搶他的飯碗,他大可以留在台灣稱王,但他沒有。
他每年回鍋日本重新學習,把自己放在更大的天平上衡量,吸收新技術之餘,也參加亞洲造鐵釘蹄比賽,往世界級水準推進。
藍友謙生長在馬術家庭,父親藍忠雄及哥哥藍友駿分別是旅日、留德的馬術國手,妹妹也在美國愛達荷州學馬匹磨牙技術。他曾是青少棒國手,與旅日、旅美職棒球員陳偉殷是同期球員。
裝蹄師收入是很有意思的數學題。全台灣有近一千五百匹馬,每匹馬四條腿,每個蹄鐵四十五天左右就要換一次,裝蹄師月入六位數不難。他返台四年,與資深釘蹄師陳英明走遍台灣大小馬場,一方面驗證在日修習的釘蹄技術,同時也和「英明師父」學如何在台打開市場。
「我們必須要一直回頭來看,什麼是好的,我們在台灣才不會迷失」,為此,藍友謙強迫自己每年都要重回「日本裝蹄教育中心」,複習技術同時,也參加釘蹄比賽。
台灣裝蹄師合計不到十人,同業人數少到無法組同業工會,這正是需要建立制度的時候。建立制度是要把正確觀念及作法帶到業界。他說,「就是因為台灣沒有榜樣,所以我們必須回頭過來在這邊(日本)找榜樣」。
藍友謙每年回訪「日本裝蹄教育中心」的另一目的,是維繫與日本裝蹄業的關係,他藉由贊助學弟,保持這分跨國情誼的熱度,引進更多台灣有志從事裝蹄年輕人,讓他們不致再像他一樣辛苦走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