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光榮國小教師童琳茜將有孔蟲的知識集結後製成繪本。
圖/吳佩旻
【本報台北訊】台灣科學教育館去年舉辦「『愛』迪生出發公益學習活動—到校服務扎根計畫」,徵選十九所到校服務扎根的小學,由大學或企業規畫課程,帶領學校認識科普趣味。科教館昨舉辦返校日,邀請師生分享成果,有學生示範用在地番薯製作的點心,有教師秀出學生製作的昆蟲箱及蝴蝶標本,甚至印出全台第一本有孔蟲繪本。
秀林國小教師陳采如表示,和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楊正澤共同規畫昆蟲主題課程,學習昆蟲採集方法及標本製作。楊正澤說,合作期間將大學課程濃縮成小學的一學期課程,教導學生認識昆蟲特性,融合美術課讓學生創作成詩,並帶學生採集昆蟲做成標本,看見成果,學生很興奮。
中山大學教授童琳茜則帶領台南市光榮國小,製作台灣第一本科普繪本《大海裡的小巨人》。她表示,學生雖不是美術班學生,創作天分讓她驚訝。繪本描述小女孩撿起星砂,發現原來裡頭竟然有生命,就是有孔蟲,進而介紹這類浮游生物在海中的重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