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在「一○七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提到,弱勢家庭的年輕人背負沉重的學貸,政府會研議降低學貸利息。個人認為,調降學貸利率治標不治本,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台灣學生背負學貸逐年增加,平均每人數十萬元,造成青年貧困化。畢業後多從事低薪工作,逾八成的大專生有打工經驗,主要是經濟壓力太大,要賺學費、生活費或貼補家用,打工和學業無法兼顧,惡性循環下,一如日本的「清貧世代」。
友人子女大學畢業,一在泡沫紅茶店打工,一在工廠當作業員,即使努力加班工作,受限於月收入太少,扣除學貸,只能勉強度日,遑論存款積蓄了。
有鑒於此,教育部從一○五年將學貸寬限期,從一年延長為五年,調降學貸利率百分之零點二至百分之零點四,希望對背學貸者有所助益。
降低學貸利率是項德政,但銀行的利率算法是,延長還款年限,利息隨著時間拉長,償還的金額將隨之提高,負擔並未減輕。
台灣薪資停滯不前,蔡總統若有心幫助莘莘學子,除了振興國內景氣,創造就業機會,提高薪資待遇,學貸利率應部分免息或全額免息,才是真正優惠的方案,而不是將貸款壓力分攤到往後的歲月。
黃富生(新北市/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