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看診 盼放寬限制條件

蔡志鏗(台北市/退休教育人員) |2018.01.11
631觀看次
字級

報載,為因應網路時代和科技產品進步,以及高齡化社會在宅醫療需求,衛生福利部擬推「通訊診療辦法」,未來醫師得用電話或網路等通訊設備,替偏遠地區的急迫病人「隔空」看診開藥,新制最快三月底公告上路。

因為偏鄉醫療資源極為匱乏,實施遠距看診,可以造福偏鄉民眾,是一向值得肯定按讚的好政策。

台灣醫療資源分布極不均衡,城鄉之間的醫療水準落差超乎想像,我曾到嘉義中埔鄉旅遊,半夜急症發作,卻找不到診所醫治,未來如果有遠距看診,就可以順利解決偏鄉看診無門的困境。

住在偏鄉或離島的民眾,不但要忍受醫療資源缺乏的不便,而且每次求診路途迢迢,有的地區甚至要海陸空交通工具全用上了,才能順利完成看診就醫程序,未來如果有了遠距看診辦法,偏鄉民眾就可以不用再千里迢迢奔波忙碌了。

但衛福部擬推行的「通訊診療辦法」,仍然有許多限制,例如排除初診病人;又規定,必須住在山地離島偏遠地區,且有生命危險急迫情形的病人,才適用遠距看診。建議衛福部應放寬初診適用,並將「且」改成「或」,如此一來,就可以造福更多偏鄉民眾。

為了讓偏鄉民眾就醫看診更加便利,遠距看診還可以有配套措施,那就是藥品郵寄或專送服務,山地、離島等偏鄉常常沒有藥局,醫生看診開藥後,病人依然買不到藥,或是必須由親人下山購藥,如果有了上述配套服務,那就更加完善完備了!

蔡志鏗(台北市/退休教育人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