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根據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幹細胞》期刊上的研究,一種新型的基因療法,成功讓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老鼠,血糖恢復正常,並維持四個月的時間。
第一型糖尿病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發生錯誤,摧毀自身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患者需終身施打胰島素。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一種新型的基因治療,將帶有二個重編碼基因的病毒,送至第一型糖尿病老鼠的胰臟,並將α細胞轉化為分泌胰島素的「類β細胞」。
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幹細胞》期刊上的結果顯示,此療法中生成的「類β細胞」與原生的β細胞有微小差別,「類β細胞」對自身免疫系統的攻擊有部分耐受力。治療後,第一型糖尿病老鼠的血糖恢復至正常水準,並維持四個月。但之後,老鼠又出現高血糖的病徵,說明此基因療法對第一型糖尿病尚無法根治。
論文負責人之一、匹茲堡大學助理教授肖向煒說:「此方法有望應用於第一、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試驗」,目前,該研究團隊已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開展類似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