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中醫在癌症輔助治療扮演提升免疫力、舒緩後遺症,增加營養吸收等重要功能,曾有大腸癌第四期患者,靠中醫延續多年生命的案例,桃園市中醫師公會今邀請全國多名臨床醫師,分享中西醫治療癌症的成功經驗。
大林慈濟中醫部主任葉明憲表示,中醫透過針灸、推拿及內外用中藥與西醫同步治療,並調養病人接受放射、化學性治療的後遺症,主要針對失眠、情緒、頻便、便出血,和控制體重加強身體調養。
他指出,曾有一名屏東的葉姓老翁六十六歲被診斷罹患大腸癌第四期,透過中醫療法控制病情,原本預估只剩下一年半時間,後來到了七十八歲才過世,成功延續了十二年九個月生命。
林口長庚中醫部部長陳俊良表示,中醫治療癌症在於提升免疫力,及改善化學治療副作用;一名五十二歲陳姓男子半年前確診口腔癌,長庚中醫病房以中藥漱口水、外用白芷凝膠及內服中藥,緩解他接受放射產生的皮膚及口腔黏膜炎,噁心嘔吐等症狀,最後順利結束七周療程返家。
長庚大學中醫學系系主任楊賢鴻表示,乳癌病人常透過放療照射,除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皮膚也會紅腫甚至潰爛,相較於西醫外用藥的類固醇,中藥研製的藥膏沒有副作用,且復原力更為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