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健身風潮則從體操舞蹈發展而來的。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作為亞洲四小龍的台灣,經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韻律舞蹈成為民眾運動熱潮,而後逐漸向有氧健身操轉變,九十年代開始,全面急速普及。
這段發展中,繞不開一個明星品牌──就是唐雅君旗下的亞力山大健身,毫不誇張地說,她造就了台灣健身的啟蒙和發展。因亞力山大結束而前往中國大陸在「樂刻」擔任品牌官,唐雅君體悟到健身親民趨勢,便利的社區型健身房更能使大家動起來。
舞蹈系畢業的唐雅君懷著浪漫氣質來經營,她的想法很單純,也很直接:自己用服務把消費者寵壞,自然就形成了穩固的經營壁壘,客戶是競爭對手搶不走的。「如果說你們用的是價格戰,那麼我用價值戰好了。」
亞力山大的私人教練服務是免費的,會員只要為健身卡付費即可,餐飲,私教,團課,游泳,SPA都是作為附帶服務。當時高價值的服務帶給了消費者夢幻般的體驗,蓬勃的經濟背景之下,亞力山大健身成為了一種時尚潮流生活的代名詞,即便是按月繳費,續費率也高達七成,「下班,亞力山大見」這句口號在當時家喻戶曉。
單一的收費模式為亞力山大的財務結構埋下了隱患,伴隨著亞洲四小龍的黯淡,亞力山大也成為了過往雲煙。但不可否認的是亞力山大對行業的影響,這個品牌為行業栽培及輸送了大量人才。「股東代表的公司權益也很重要。就像桌子不一定有四隻腳,但一定要有三隻腳,桌子才不會垮掉,會員、員工、企業都很重要。」唐雅君覺悟亞力山大之前持有者和經營者都是自己,注重客戶和員工,卻忽視股東權益,缺了兩隻腳,如果能重來一次,她希望有股東的存在。
競爭激烈的市場,產品聚焦也是非常重要的。唐雅君說,「作為一個消費升級行業,大環境的經濟狀況會極大影響市場,客觀條件制約下,如果沒法提供全面細緻的服務,那麼聚焦就顯得尤為重要。」並不是大型的場館就是硬道理,小型場館也有自己的競爭力,唐雅君目前專注打磨產品,用服務獲得用戶的認可,高用戶粘性是企業生命力的最大所在。他說,互聯網可以彌補目前大型健身房的不足點,細化以往經營中的疏忽,例如網路行銷、智慧服務及管理、圈子社交等方面,「用戶獲得更好體驗的同時,企業經營也能走向輕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