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為期一年,民眾在公立醫院刷信用卡將不用額外支付手續費。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醫院開放民眾刷卡於今年九月上路,卻要刷卡民眾自行負擔手續費。金管會日前承諾會為此事與銀行協調,昨獲初步成果,明年元旦至十二月底,為期一年,民眾在公立醫院刷將不用額外支付手續費。衛福部昨天表示,感謝金管會居中協調及銀行釋出善意,卻也有民眾認為,醫院刷卡免手續費仍有限制,未根本解決問題。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指出,八家公股行庫及前五大民營發卡銀行持卡人,在「公務機關信用卡繳費平台」刷卡繳納公立醫療院所醫療服務費,未來一年不收刷卡手續費,對醫院、民眾都是好消息,衛福部樂見其成,感謝金管會居中協調以及銀行端釋出善意之外,也希望此便民措施可以長久,不要只有一年。
醫院刷卡手續費由誰負擔爭議已久,私立醫院協會祕書長吳明彥指出,多數收信用卡的私立醫院,手續費皆由院方負擔,不會轉嫁給患者。
吳明彥說明,該協會透過團體力量協商,為醫院爭取到刷卡手續費從「定利」改成「定額」,並推出「醫指付」服務,因此私立醫院雖不包括在公股銀行免收手續費的範圍內,但手續費從原本刷卡金額的百分之一點五,調整為最高只收五十元。近日就有民眾刷卡支付一百二十萬元的醫療費用,手續費五十元由醫院負擔,「足足幫醫院省下二萬四千元手續費」,而醫指付服務也歡迎公立醫院申請加入。
上班族陳先生認為,自己定期去台大醫院回診,曾刷過一次卡付幾百元的門診費用,卻被收了數十元手續費,後來都直接付現金;雖然在金管會協調下有初步成果,但並非全面免收,「只是治標而沒有治本」,僅為期一年也非長遠之計,相關單位應該從制度上討論、修正問題,找出解決之道。
涵蓋超過7成信用卡
金管會宣布,明年起持八大公股行庫及五家民營銀行信用卡(國泰世華、中國信託、玉山、台新及花旗),在公務機關信用卡繳費平台繳費、公立醫療院所繳醫療費及掛號費可免手續費,涵蓋率超過七成。
銀行局副局長王立群表示,在公務機關及公立醫療院所尚未編列預算前,公股銀行及五大民營發卡銀行明年元旦起,持卡人以信用卡於「公務機關信用卡繳費平台」繳納公務機關費用或公務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及掛號費時,提供免收手續費優惠。
王立群指出,民眾持這十三家銀行信用卡到公立醫療院所支付醫療費用的免手續費優惠,但不包含醫美整型、產後護理及健康檢查等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