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她已經走了,謝謝大家關心!」在肺癌病友LINE群祖中,最怕看到某位病友家屬貼文告知死訊,五十歲四期肺癌病友方小姐表示,一年多之前加入群族,迄今已有十幾個人沒了,並肩作戰的病友一個個倒下,讓人感傷。
健保署明年度編列十二點七億元抗癌免疫療法經費,日前邀請專家學者開會,已有初步共識,擬比照韓國,以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為主,預計最快在明年六月上路。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接下來將討論適用在哪一種癌症,以及給付價格,因為免疫療法藥費昂貴,平均每月約二十萬元,「錢必須用在刀口」,應謹慎處理。
目前亞洲地區,韓國是唯一給付免疫療法的國家,對象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因此,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病友也將成為台灣第一波免疫療法給付對象,初步研議,癌友須接受基因篩檢,表現量達到一定比率,始能獲得給付。
依照現行法規,罹癌屬於重大傷病,可免除藥品部分負擔。至於藥價部分,健保署將依「新藥支付標準規範」與藥廠協商,目前共有三家藥廠免疫療法在台核准上市,就看藥廠願不願意接受。
癌友方小姐說,免疫療法貴得嚇人,一個月一、二十萬元,經濟能力一般的根本無力負擔。有不少病友為了一試,幾乎傾家蕩產,賣了房子,只能租屋,晚景悲涼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