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江浙名城(9) 寧波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7.12.22 語音朗讀 147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寧波港車水馬龍之景 老字號陳萬豐酒棧 熙來攘往的大街 批發街絡繹不絕的商賈:民國時期的寧波批發街,各式各樣 的買賣和運輸商賈穿梭其間,此處多為批發商聚集之地,市 招林立,做著小筆買賣的商販也經常來此批貨,肩挑著行當 與貨品四處叫賣。寧波街的建築大致可分為夯土興建的倉庫 或者木造的家屋,圖中兩側的建築可為對照。水鄉裡的廟亭:民國時期的寧波城,城內水路縱橫,人民仰 賴小船做為交通運輸的工具,因而也形成水上聚落的現象。 在舊市街的大小水路中,築有祭祀用的小廟亭,通常是住家 延伸的小亭台,在祭儀時會有舞伶翩翩起舞,歌舞曼妙與水 面微波蕩漾的動人情景,令人神往!普陀碼頭等待攬客的轎夫:民國時期的普陀碼頭,浪濤拍打 著傍海的石牌坊,遠方的霞光掩映著島影,碼頭上的轎夫或 站或坐,等待著靠岸下船的旅客。不遠處的海上,有著美麗 的舟山群島掠影,其中之一即為頗負盛名的普陀山。普陀山 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 美譽。島上風光明媚,有奇岩幽洞、古剎道場。甬江兩岸的貯冰屋:民國時 期,寧波郊外甬江兩岸等地 有著許多貯冰屋一類的建築 ,這種建築是在土中掘穴, 以藁覆蓋於屋而建成。在這 種建築中可儲藏冰,用於夏 季時食品的冷藏與保存。冬 期時,寧波水田或水坑結冰 ,即可取冰貯藏,以做為魚 類的保鮮或存放。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寧波又稱「甬城」,地處東南沿海,居長江三角洲南翼,為典型江浙水鄉和海港城市,更是大運河的出海口,也是「海上絲路」的港口。 寧波一地的歷史,可上溯至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春秋時期又為越國境地。唐開元26年(738年),設州治,因附近有四明山而稱明州,長慶元年(821年)於此建子城,除了標誌寧波的建城之始,也奠定了寧波城後來一千多年的發展基礎。南宋時,此地稱慶元,至明代方復名明州,後為避國號之諱,加上明州緊鄰鎮海,時鎮海縣稱定海縣,遂取「海定則波寧」之意,而更名為寧波。 由於地處江浙,自古河網密布,加以寧波港埠運輸發達,是浙江歷史古港,隋唐時期中國與日本、朝鮮、南洋等地兩國交流往來,寧波成為商貿通航間的重要樞紐,宋元時期由於對外貿易的進一步發展,使得寧波成為海上絲路的重要通道;同時,也促進了當地農業生產和文化領域的蓬勃發展。 然而到了明代,由於倭寇不斷侵擾,影響貿易,港埠凋敝,直至清代才又漸興。晚清之後,上海港的興起逐漸取代寧波,成為對外通商貿易的主要港口,而寧波逐漸轉變為上海的重要轉運港。 正由於寧波對外貿易的特性,四方商賈雲集,買賣興業繁榮,這裡的人文采風具有多樣的面貌。洋房與木磚建築同街並立,汽船與舢舨船共泊一港,名勝地轎夫攬客,江南水鄉水上生活群聚,現代化和傳統產業以及人民生產方式的交會、過度和轉變,在寧波處處可見。由於濃厚的商業文化,寧波人也予外界擅長買賣的印象,商賈巨富中,寧波籍人士頗眾。 寧波港車水馬龍之景:民國時期,寧波港秉著轉運功能的優勢,成為重要物資的集散地,港口人潮絡繹不絕,貨輪停靠,舟商往來頻仍。現代化的汽船與傳統的舢舨船,共同停泊在港灣,港上林立的屋宇類型,混雜著傳統木磚建築與洋房,做為各地往來商賈宿泊旅居之處。隨著上海港的崛起,寧波港逐漸做為上海港的轉運港。抗戰時期,上海受日軍封鎖,但仍有些日本盟國的輪船往來滬甬航線,更加刺激此處的航運發展。 老字號陳萬豐酒棧:可見20世紀初期店鋪的風貌,傾斜的招牌上有著「萬豐」大字,門檻上亦有「陳萬豐自造名酒棧」字樣。寧波一地,並列的木造民宅有漆著褐色的大片護牆板格子,以及狹窄的出入口結構,建築整體簡潔俐落,門前街道上鋪著石版,而此類建築樣式,在日本京都老街、大阪巷弄等地也可見類似者,足見日本仿唐文化遺風的蹤跡。 熙來攘往的大街:民國時期的寧波大街十分寬敞,商賈雲集,貿易頻繁,街道兩旁木磚古宅與洋房林立,還有現代化的電線桿設施,與街上穿著長袍的人群,蔚成一派中西對照的有趣場景。此處有著許多老字號的商店,傘鋪、吳服鋪、紙鋪、織錦商造等應有盡有,可以想見當時寧波的繁榮。 批發街絡繹不絕的商賈:民國時期的寧波批發街,各式各樣的買賣和運輸商賈穿梭其間,此處多為批發商聚集之地,市招林立,做著小筆買賣的商販也經常來此批貨,肩挑著行當與貨品四處叫賣。寧波街的建築大致可分為夯土興建的倉庫或者木造的家屋,圖中兩側的建築可為對照。 水鄉裡的廟亭:民國時期的寧波城,城內水路縱橫,人民仰賴小船做為交通運輸的工具,因而也形成水上聚落的現象。在舊市街的大小水路中,築有祭祀用的小廟亭,通常是住家延伸的小亭台,在祭儀時會有舞伶翩翩起舞,歌舞曼妙與水面微波蕩漾的動人情景,令人神往! 普陀碼頭等待攬客的轎夫:民國時期的普陀碼頭,浪濤拍打著傍海的石牌坊,遠方的霞光掩映著島影,碼頭上的轎夫或站或坐,等待著靠岸下船的旅客。不遠處的海上,有著美麗的舟山群島掠影,其中之一即為頗負盛名的普陀山。普陀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美譽。島上風光明媚,有奇岩幽洞、古剎道場。 甬江兩岸的貯冰屋:民國時期,寧波郊外甬江兩岸等地有著許多貯冰屋一類的建築,這種建築是在土中掘穴,以藁覆蓋於屋而建成。在這種建築中可儲藏冰,用於夏季時食品的冷藏與保存。冬期時,寧波水田或水坑結冰,即可取冰貯藏,以做為魚類的保鮮或存放。 前一篇文章 【沒有地址的學校】神奇的DDS 下一篇文章 【學堂鐘聲】 餓死不餓節的義士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城鄉建築大觀 ( 18-8) 日本殖民:台北市【時光走廊】 蘇北、山東諸城【時光走廊】中國古城珍貴歷史影像:東北地區(14-4) 鄉間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