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高雄六十二歲婦人記憶力愈來愈差,就醫檢查,原來逐漸奪走她記憶的禍首,是一顆四公分大小的腦膜瘤。
義大大昌醫院影像醫學科主任李懿蒼說,腦膜瘤好發於中老年婦女,它因病程慢,除非是健診增加腦部檢查及早發現,否則通常要大到壓迫顱內神經,才會察覺。
鑽研影像醫學多年的李懿蒼發現,這幾年除了中風有年輕化趨勢,罹患腦膜瘤的病例也不少,腦膜瘤的成因在醫學上不排除是遺傳基因使然,以中老年婦女居多,五十歲以上腦部有一、二公分大腦膜瘤的女性,相當常見。
「腦膜瘤的細胞型態非常多變」李懿蒼表示,腦膜瘤可能是單長一顆,也可能散發性幾顆,腫瘤成長速度不一,長的位置也不一定,很不容易控制。
長在顱底的腦膜瘤,可能會壓迫到視神經造成失明或是引發癲癇,長在小腦附近會導致平衡失調,有時暈眩到想吐;壓迫到腦幹,則可能會吞嚥困難、聲音沙啞、自主神經失調。
腦膜瘤長在不同的腦部位置,造成的影響也不相同,若長在感覺區會造成半邊癱瘓、肢體麻木,如果長在枕葉則會影響到視覺,若是腫瘤刺激大腦皮質則可能導致癲癇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