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較年長者比較容易忘東忘西,或許與他們腦部在夜間喪失節律有關。
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網站報導,研究團隊在期刊《神經元》(Neuron)刊登報告指出,較年長者在深度睡眠期間,腦部兩種對儲存新記憶很重要的腦波之間協調度較低。參與撰寫報告的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神經科學與心理學教授華克說,就像鼓手掉了一拍,「逐漸老化的腦部,似乎無法讓腦波有效同步。
研究團隊也發現,腦波缺乏協調性與老化有關的可能原因之一,是腦部一個與產生深度睡眠有關的區域萎縮;萎縮愈嚴重,腦部節律愈差。
華克認為,腦部此區萎縮是正常老化結果,而阿茲海默症患者情況會更嚴重。不過研究也提供新方向,有可能藉由睡眠期間讓腦部節律重新同步,來改善受損的記憶。
這項研究結果似乎為長久以來的疑問找到解答,了解為何連沒有阿茲海默症或其他腦疾的人,記憶也會受老化影響。
未參與研究的英國莎麗大學睡眠與可塑性講師賽普特(Julie Seibt)說,這是首度有研究報告確實發現,有細胞機制可能在老化期間受到影響,因而與睡眠期間缺乏記憶穩固有因果關係;不過,研究人員必須證明在年輕人腦部打亂這些節律,可能也會造成記憶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