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智信老師希望透過「迎媽祖」的版畫作品,展示台灣寶島上各族群的民間信仰,盼望以藝術的感染力,能得到社會大眾的心靈共鳴,永續建構生命共同體。此圖為91.5X183cm的木刻版畫。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展期:即日起~2018/2/4
展地:佛陀紀念館
本館二樓第二展廳
林智信老師希望透過「迎媽祖」的版畫作品,展示台灣寶島上各族群的民間信仰,盼望以藝術的感染力,能得到社會大眾的心靈共鳴,永續建構生命共同體。此圖為91.5X183cm的木刻版畫。
展品介紹:哨角、媽祖頭旗、鼓亭
哨角:最早出現在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壁畫〈唐代張儀潮夫婦出行圖〉中,稱之「大角」、「長鳴」。今民間將它用於迎神賽會之儀仗隊伍中,其造型似喇叭,管柄長達一公尺多,無手指的按孔、音質厚實,每臨重要的據點或廟前就吹哨角聲,表示開路並傳達主神明將到臨之訊息。
媽祖頭旗:神明出陣的時候,在最先頭要有一面的頭旗俗稱「大旗」,頭旗面以大字繡寫神明聖號,並有龍鳳、八仙、蟠龍、花卉等吉祥圖案。
鼓亭:放打擊樂器的鼓亭,為廟陣的前導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