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 重症、病危患者 全靠外送醫療

 |2017.12.18
134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馬祖沒有診所,也沒有心導管室、磁振造影(MRI),重症病患只能外送,就連藥品項目也少,連江縣立醫院院長張志華說,「有位乳癌病人長期使用荷爾蒙藥物,我們就專案採購。」

「大家看藍眼淚,我們掉眼淚!」北竿鄉衛生所主任陳行鑫一語道盡離島醫者辛勞,當對外交通中斷、軍醫縮編、醫療替代役退場之際,全賴在地醫護守住垂危病患的生命線。

整個馬祖四鄉五島一萬多人,南竿、北竿有機場和碼頭,海空交通互補,東莒、西莒、東引全賴客輪,一旦機場關場、客輪停航或故障,聯外交通全斷。陳行鑫說,這是馬祖島居的日常。

陳行鑫是第一名公費培訓外科醫師的馬祖子弟,他說:「當年在馬祖連盲腸炎病人都沒有人能開刀」,他白天門診、晚上急診輪班一把抓,結果從外科醫師自動變成全科醫師。

連江縣立醫院院長張志華表示,每當碰到重症病患要由直升機後送到三軍總醫院和台北榮總民醫院,可是天候不佳時,緊急運送還是停擺。「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穩住病情。」謝春福和陳行鑫說。

另外,馬祖民眾的平均餘命八十七歲,堪稱長壽島,要照顧愈來愈老的地方父老,謝春福說,長期照顧需要人力,「有的衛生所真的找不出護理人手。」

陳行鑫也指出,離島衛生所編制的人力少,除了醫療、公共衛生業務、食藥安全、長期照顧,還有大大小小的考核評鑑書面作業,或許中央政府要思考簡化行政,讓有限的離島醫療人力不要被文書工作綁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