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國會議長塞特亞.洛凡托 (Setya Novanto)最近因涉及貪腐案被捕,使得印尼國會議員涉貪事件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今年六十二歲的塞特亞,是執政聯盟成員戈爾卡黨的主席,也是政府與國會之間進行聯繫的關鍵人物,在政界舉足輕重。在這起侵吞公款案中,政商勾結私吞了超過一點七億美元(約五十億台幣)用來創立電子身分證系統的經費。
不過,如果認為塞特亞的被捕標誌著印尼開始嚴打貪腐,從此可能走向弊絕風清,那就太過於樂觀了。印尼政界人士與政治分析家都認為,貪汙情況不會因此特大案子被揭發而有所改善,涉貪者最終可能再次逃過法律制裁而逍遙法外。
塞特亞的代表律師尤納迪很有信心地指出,其當事人最終一定沒罪。尤納迪對國際媒體表示,「在每起訴訟案中,我們總是贏家」。這不是塞特亞首次涉貪,他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已涉及五起貪汙案,但最後都沒事,從未被定罪。
印尼的貪腐,已經到了明目張膽的程度。多年以前,一位印尼朋友告訴我一個真實發生的狀況。印尼軍隊有批過期軍品必須報廢,於是軍頭的親戚成立一個人頭公司來收購這批軍品,然後再當作新品賣回給軍方。令人咋舌的是,這批軍品根本沒有離開過軍方倉庫,相關人員只通過紙上作業,就汙走了大筆金錢。
貪汙監察組織「透明國際」去年的全球廉潔指數榜上,印尼在一百七十六個國家中排第九十位,印尼國會則是貪汙最嚴重的機構,其原因和大多數的民主國家一樣,由於參與選舉必須要花費大筆經費,一旦選上之後大權在握,自然要想盡辦法賺回來。
印尼的這起最新貪汙案讓民眾更認定,貪汙成風的國會是個失敗的體制。政界人士和分析家也認為,無論本案最終結果如何,都不會改變印尼政界貪汙猖獗的現況。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長年下來,印尼的貪腐早已體制化,可是肅貪行動卻不是。澳洲國際事務研究所的印尼分析師勞瑞就指出,二○○二年成立的印尼肅貪委員會並沒有一套系統方案來處理貪汙問題,而貪汙之風遍及政府與政治的各個層面,「你不是對付一個人,你面對的是一整個的架構和(貪汙)文化」。
梁東屏(泰國/東南亞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