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木刻朱墨雙色佛經 元代《金剛經》 首度復刻出版

曹麗蕙 |2017.12.01
6310觀看次
字級
國家圖書館鎮館之寶《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世界最早的一本木刻朱墨雙色佛經。 圖/貝殼放大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家圖書館鎮館之寶《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世界最早的一本木刻朱墨雙色佛經,從元代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為目前僅存的海內孤本,在宗教、美學、印刷史上均有重大意義;為讓束之高閣的經典廣傳民間,此一台灣國寶將復刻出版。

國圖館長曾淑賢表示,國圖藏書目的是「傳布」而非「祕惜」,所以積極對外推廣,讓一般民眾也能接觸到善本古籍,感受前人傳承的智慧。

國家圖書館典藏的《金剛經》始於元代,細究歷史及藝術性,朱墨雙色印本《金剛經》的獨有特色不僅包括中國元代釋思聰註釋,經文朱印,注文墨印,卷末還附有朱墨套印寫經圖。至正元年(一三四一年)於中興路資福寺所刊印。

印刷方式採「先墨後朱」,分兩次印成。印墨色時將經文遮貼,印朱色時則將注文遮貼,是舉世現存年代最早雙色印本佛經。明代後,朱墨印刷技術逐漸成熟,雙色套印本始大量出現,印證該《金剛經》為彩色印刷技術的濫觴,比起歐洲第一部帶色印刷的德國《梅因茲聖經詩篇》,整整早了一百一十六年,奠定漢人文化印刷技術在世界印刷史上的重要地位。

《金剛經》記錄佛陀與大弟子須菩提問答的對話錄,並以夢、幻、泡、影、露、電六種譬喻來說明空性,是千年來探討及注疏最多的佛經之一,也啟發六祖惠能創立禪宗的契機,在在顯示《金剛經》之於佛教、禪宗的重要地位。

國圖典藏的《金剛經》為珍善本佛經之最,是台灣重量級國寶收藏,曾於二○一○年時自行復刻,主要是贈予世界各大圖書館作為交換珍藏的稀有禮物。今年為讓古籍經典能傳承、善本智慧能延續,特別授權聯經復刻複本對外發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