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一名五十五歲婦人是B型肝炎帶原者,因為沒有症狀,僅每半年定期回診所檢查肝功能指數;日前她因胃食道逆流至腸胃專科就醫,醫師為她照超音波,赫然發現肝臟內竟「默默」長出一顆十公分巨大腫瘤。
收治該婦人的九大腸胃專科診所主治醫師李玟青表示,病毒性肝炎是慢性、持續進行性的疾病,肝臟會反覆發炎、逐漸轉為「肝硬化」,更可能突變進展到肝癌,因已過了發炎期,偵測發炎狀況的肝功能指數反而顯示正常或略為偏高,身體也沒有任何不適症狀。
李玟青表示,婦人肝功能GPT僅二十二(正常人小於四十),偵測肝癌指標的胎兒蛋白(AFP)卻高達一萬多(正常值小於二十)平時僅抽血檢查肝功能。但以超音波觀察,肝臟內卻已長出十公分惡性腫瘤,目前正接受栓塞治療,穩定控制中。
李玟青提醒,B型或C型肝炎患者除了應每三到六個月找腸胃專科醫師追蹤,且相關項目檢查一定要完整,包括肝功能、胎兒蛋白指數與超音波檢查缺一不可,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像上述婦人的巨大肝腫瘤,至少已拖延半年以上,對預後影響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