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集癖

文/卿爸妹 |2017.11.14
3357觀看次
字級

文/卿爸妹

最近去朋友家,發現原本可進到客廳的狹窄通道,關卡處已經變成一個小缺口,空間之小已容不下我這雙肥腿通過了,只能小心翼翼地拐過因突出而讓通道變得更局促的大石頭。

石頭,是朋友和她老公的最愛。多年來,他們蒐集了大大小小紋路色澤堪稱鬼斧神工的美麗石頭,只是數量一多,再加上不善整理,讓人與物競逐有限的空間,好不尷尬。

「蒐集」的癖好,幾乎人人有之,只是狀況因對象和財力可小可大,也因痴迷程度可輕可重。小如蒐集超商的積點數兌換商品等各種本身價值不高,但拿到當下可能會有「小確幸」之感的小玩意;大如蒐集古董字畫、跑車、名牌包等各種聲稱可增值的高檔貨。前者看似花小錢,但也積少成多;後者看似砸大錢,但看在後勢可期的分上,暫時不計成本。

也不知是現代人真的很苦悶,還是生意人有頭腦?光是「積點數兌換商品」的活動,就商機無限,讓人見識到蒐集的魔力。有人真的可以為了那些其實成本並不高的兌換商品拚命消費蒐集,只為了試試手氣,看能否拿到那個屬意卻因隨機兌換的遊戲規則而躲在黑色袋物中搞神祕的小玩意。可笑的是,客人還不能自由選取,要由店員拿取交到客人手中。但消費者多半本著「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態配合演出,不管最後是否如願以償,卻也早已不在乎是誰的手氣了。這筆交易,怎麼看都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雙方一拍即合,皆大歡喜。這些用不少摳摳換來的蒐集品擺在案頭,一開始可能有療癒抒壓的效果,但久了便視若無睹,有如後宮三千佳麗,完全失寵了。

至於那些大手筆購得的收藏品,除非藏家真有慧眼,能看出藏品的價值,也同時有流通的管道,否則也只是「只進不出」地堆放家中沾灰塵,甚至隨著藏家不斷購進新物而被遺忘在某個角落。即便藏家購進時不以投資為收藏之由,而純粹只是把玩之心使然,恐怕後來也因大量收藏堆積如山,而讓藏品最後落得如超商集點兌換品一樣的下場,再也無心好好欣賞,甚至淪為隨時可絆腳的障礙物,因為藏家多半是見一個愛一個,有了新人忘舊人。

以上物品蒐集純屬精神層面,是有意識的,還有一種蒐集讓人不知不覺,只要「划算」,就往家裡進貨:有堆滿冰箱、廚櫃,最後竟「物」深不知處,待發現時已過了有效期,只好扔掉的食物;有塞滿衣櫥、鞋櫃,但多半擺著好看,出門時不是差那一件就是少那一雙的衣物、鞋子。結果,這些過多而派不上用場的生活物品,最後不管是因過了賞味期而被丟進垃圾桶,或是因不符合時代潮流而被束之高閣,都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消費者當初如能預見這些商品的下場,想必怎麼樣都不會做出如此不划算的「蒐集」。

但比起花錢如流水,從商品消費中獲得短暫滿足的「藏」家,還有一種人反其道而行。這些人視錢如命,省吃儉用;他們不僅不會亂花錢,還當用則省,把自己和家人的需求降至最低,生活品質拋諸腦後,只為了累積更多的財富。他們其實也在蒐集,只是對象不是商品,換成了「錢」。而錢財蒐集者在台灣社會比例甚高,痴狂程度往往勝過商品蒐集者。他們興頭來時,有如著了錢魔,往往六親不認。

不過,世間蒐集豈僅止於錢財和物品?有些人以上都不蒐集,卻專門蒐集別人的情感。他們像花蝴蝶一樣四處採蜜,儘管一時備嘗甜頭,最後卻也不免因花心之實東窗事發而遭人唾棄。他們所犯的最大錯誤是,完全搞錯蒐集的對象,因為「愛」不能用騙取的方式蒐集,只能以付出真心的方式獲得。

還有一種人,蒐集的胃口更大,野心更勃,他們不散彈打鳥,而是一網打盡。對他們而言,只要蒐集一樣東西,以上分門別類的收藏都能成為囊中物了。他們蒐集什麼呢?名利權位是也!這類蒐集者汲汲營營不擇手段,就算踩人頭上,泯滅自己的良心,也在所不惜,痴狂程度居百樣蒐集者之冠。

人生在世,會遇到各種人事物,可能在經歷的過程中,「不小心」成為以上諸多蒐集事例的主導者、旁觀者,甚至受害者。人無完美,總在經驗中學習,汲取教訓,有時不免跌跌撞撞,一路踉蹌,狼狽不堪,但任何不好的感受都會帶人回到自我那顆蠢蠢欲動而不安的心,讓人不禁思索:

為何覺得划算就要掃貨,淪為不智的蒐集者?為何要蒐集那麼多集點商品,真的是小確幸嗎?當老是無法如願時,是否反倒覺得很不幸呢?為何一定要將世間珍寶據為己有,堆在家中不見天日,而且真的收藏得完嗎?為何要蒐集錢財,在帳目數字上錙銖必較,倒不如把錢拿來改善生活、投資自我、做更有效的運用,不是更好?為何要以蒐集別人的感情為樂,殊不知騙取來的都不長久,且再多也填補不了那顆缺愛的心,除非自己付出真愛?為何要蒐集那些浮而不實的名利權位,難道不曉得人生轉眼即過,所有榮華富貴都將成為過往雲煙?

蒐集,不管對象為何,抽象或具象,錢財所花是大是小,痴迷程度嚴重與否,除了極少數深具文化傳承意義的文物收藏,如音樂家布拉姆斯捐出所收藏的樂譜給學術單位做研究等,絕大多數都是向外索求,在在反映內心的不安、空虛、不自信、膠著和焦躁。各式藏家錯以為靠著「蒐集」,就能換得心安和滿足,擺脫匱乏感,但其實都是在跟魔鬼打交道,讓自己永遠在尋尋覓覓,追逐一個個幻影,過程中,花錢事小,賠上一生在做無謂的蒐集、收藏,因而與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失之交臂,損失才大。光看「蒐集」鬼影幢幢的「蒐」字,就知此舉有多麼詭異了。

除了基於文化遺產的保留所做的無私收藏外,要說還有什麼值得蒐集的,大概只有所有好壞經歷過後所留下的智慧了。但所有的智慧也並非放諸四海皆準,能適用於各種情況。秉持開放的心,待人處事始終以真以誠,仍是不二之法。蒐集之事,就不必在此生駐足纏繞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