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六十七歲的劉先生,因攝護腺肥大已兩次發生尿滯留而插尿管,決定以手術解決攝護腺肥大問題,但就在住院前一天,留置尿管併發右側附睪炎,右側陰囊紅腫抽痛,發燒至攝氏三十九度,緊急住院施打抗生素,隔日才退燒,白血球恢復正常。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洪峻澤表示,攝護腺肥大發生尿滯留時,表示肥大嚴重,一年內再度尿滯留的機率達五成,建議盡早治療,以免引起併發症時增加手術風險。
洪峻澤說明,目前常見手術方式包括經尿道內視鏡電刀刮除術及汽化手術,後者出血與水中毒風險較低,多數在手術隔天就可拔除尿管,減少術後不適和住院天數,但須自費。
尿滯留或是臥床病人一旦插導尿管,就難避免尿道與膀胱感染,嚴重時可能引起附睪炎、攝護腺炎或腎盂炎,病人會忽冷忽熱,並有菌血症、敗血症等風險。洪峻澤說,尿管至少兩周更換一次,尿道口可長期使用抗生素藥膏,防止細菌聚積孳生,也增加潤滑,避免尿管摩擦產生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