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的睡眠檢測儀器,讓民眾能進行居家睡眠篩檢。
圖/林麒瑋
【本報台北訊】全台各大醫院睡眠檢查床位一位難求,估計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竟有五十至二百萬人,且多數人渾然不知。為此,學界研發無線穿戴式感測器,戴在手指上睡一覺,就可測得氧氣、心跳與活動力,臨床試驗發現有民眾每晚窒息達一百五十四次,屬中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所長郭博昭七月才於陽明大學發表歷時十年研發的「全無線貼片式多頻道睡眠生理記錄儀」雛型機,只要將小如積木的感測器貼在人體上,就能分別記錄腦波、眼動波、肌電波、心電波、呼吸、運動等生理訊號。
近來再度將感測器精簡化,一只感測器穿戴在手指,睡一覺,便能測得氧氣、心跳與活動力,資料經手機上傳至雲端分析,就能快速獲得檢查報告,準確度達九成。
郭博昭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伴隨睡眠期間多次間歇性缺氧,當事人可能覺得只是睡不好而不以為意,但卻會影響高血壓、自律神經失調、神經退化等疾病的發生。
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鄔定宇指出,院方將引進此技術,未來可進行居家睡眠篩檢,若篩出高危險病人,會把醫院的正式檢查時間往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