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秋冬禽流感蠢動!台灣在十月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包括雲林、彰化、高雄屠宰場都已出現H5N2禽流感。農委會防檢局表示,因應國際禽流感的疫情以及病毒的新進展,可能經由空氣傳播,由於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陳培詩也在野外空氣中,採集到禽流感的核酸片段;農委會即日起,將首度啟動禽流感空氣監測計畫,預計從禽流感發生的案例場、高風險場、溼地進行環境樣本以及空氣採樣,最快十二月底前,有初步的結果。
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施泰華表示,由於國際間已經有禽流感可能會隨著空氣傳播的研究,而我國學者在東北季風來襲時,從台灣北部海邊空氣中,蒐集到禽流感病毒的核酸片段,因此防檢局認為有必要進一步追蹤。
初步規畫採集環境樣本,以及空氣樣本兩項。施泰華表示,環境樣本包括車輛、工作人員鞋子、禽舍、環境出入口(做內外比較),還有媒介動物(如老鼠,野鳥),水溝等地,進行環境採樣,以已經發生禽流感的案例場與高風險場開始進行、優先進行採樣。
至於空氣樣本,會到案例場的下風處、溼地開始進行,目前選定鰲鼓溼地、東北角的溼地,一次放進三座機器採取空氣樣本,看是否有病毒殘存。
國內動物防疫專家透露,這兩年台灣禽流感的發生地點途徑,與侯鳥遷徙路徑並不相符;且除了擔心候鳥外,還需要由土雞、蛋雞、白肉雞進行相關的產鄉調節計畫,唯有產業結構調整,密集宣傳對業者才有壓力、減少損失,禽流感高風險期間,從化製場、屠宰場、周邊道路,都能去攔截防堵可能的禽屍丟棄,因循苟且是無法面對變化多端的病毒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