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政次王國材接任中華郵政董事長後,提出「長青長、長照短」概念,計畫進一步推動「居家醫療」。圖/胡經周
【本報台北訊】交通部長賀陳旦上任後拋出「郵局做長照」,交通部政次王國材六月接任中華郵政董事長後,提出「長青長、長照短」概念,「若長者活得健康,長照支出就會減少」,十月發起「不老運動」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人參加,王國材昨表示,他計畫進一步推動「居家醫療」,讓郵政醫院醫師巡迴替老人家量血壓、診療,初步計畫明年在台北試辦,預計一年內有成效。
中華郵政今年十月開辦「不老運動」,由全台廿個責任局針對十六萬名中華郵政六十五歲以上保護,年底前免費辦理一次長者聯誼活動。中華郵政壽險處長邱鴻恩表示,至今已舉辦十二場、一千六百人參加,今年以銀髮踏青為主題,如新竹去爬十八尖山、新營去總爺藝文中心,大多是半日遊,參與人數從一百到三百人。
王國材說,不老運動概念來自日本,日本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占三成,此活動是讓老人居家更健康,在活動前則有衛生局人員協助量血壓、給予養身建議。邱鴻恩表示,明年預計各局舉辦三場不老活動,不只踏青,還有健康講座、老人卡拉OK及健身活動等。
王國材昨再提出「居家醫療」概念,他說,許多老人家生病往往擔心兒女麻煩、不愛主動就醫,因此盼透過醫生主動巡迴替老人家量血壓、診療,現在已與郵政醫院討論在台北試辦,希望一年內做出成果,未來預計與全國醫院合作,目前仍在研究方法。
衛生署前署長、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楊志良,台灣真正需要長照者只有一成六,但老人家最怕寂寞、也容易引發疾病,哪怕只是登山、唱歌,都能讓長者覺得自己活得有價值,這都直接影響健康。
楊志良也說,長者就醫困難不只偏鄉,許多台北市老人家關在公寓中也難以就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近來也將醫療團隊帶到長者家中,帶著電腦、讀卡機替長者看病,醫院不僅沒賠錢、還因此讓就醫數量增加而賺錢,他認為,郵政醫院規模小,但可與各家醫院合作,「多一個人做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