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爸爸
幾年前孩子出生後,大約一段時間我就會一個人去逛大賣場,時間常常是晚上的十點過後。
在這之前,大賣場就是我的百貨公司,沒辦法,誰叫我是沒有富爸爸當靠山的平民百姓。我還真搞不懂,真的有人可以在好市多買上萬塊的生活必需品?真的有人可以在百貨公司買家具?說實話,這些人為數不少,而且就在我的生活周遭,但可惜我不是其中之一。
我不偷不搶不作奸犯科,更不靠家裡,我心知肚明自己的能力在哪,所以,我還是去我的大賣場。
以前的我,三不五時總會去大賣場買喜歡的鞋子或衣服,剛好有零碼或特價品就順手帶個兩三件,也不管是否需要。那時的我總覺得這是種省錢的方法,我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買當季商品,買些過季的庫存品不為過吧?之後再到零食架上搜購一些嘴饞要吃的餅乾跟零食,然後順手帶兩瓶家庭號的鮮奶當做飲料。
而此時的我,總是快速地穿過各個商品區,也克制自己不去看那一大堆價錢吸引人的衣物,直接走向我的目標區域:可能是家裡需置換的電燈泡,也可能是即將見底的洗衣精或衛生紙,或是女兒喜歡吃的餅乾、水果,接著再到熟食區買些當日出清的小菜或炸物,作為隔日午餐。每次總是提著滿手的生活必需品離開。
養一個小孩,讓我的生活整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少了消費性的娛樂支出,變得更務實、更斤斤計較。這是不是一種負擔?當然是,除了必需品,我得考慮每一筆花費是否在計畫範圍內,要不然每次進大賣場買完東西,皮夾裡的大鈔就不見了。
但若問會後悔嗎?其實不會。我很慶幸能為家人購足生活必需品,不讓他們覺得匱乏,這會讓我有一種成就感。尤其是看到小孩可能喜歡的東西,心裡考慮老半天:「嗯,衛生紙買一串就好了,洗衣精其實可以下次再買……」努力刪掉一些清單上的必需品,只為了看到小孩一瞬間發亮的眼神。身為一個小孩的父親,還有一個女人的丈夫,我想,我可以確認我的必要性。
兩人世界或許浪漫,糊裡糊塗地工作,拚命地賺錢,盲目地享樂,考慮的都是當下兩人的快樂;然而當生命中不再只是兩個人,必須開始為孩子而有所犧牲,即使很忙碌,即使很辛苦,卻會因為看見孩子的笑容而感到滿足。或許,這就是我所要的,平凡而實際的滿足。
簡簡單單的生活,家人不經意的微笑,就是我對幸福的定義。
但,生活並不容易,有了孩子之後,才發現自己花錢的速度,是以萬元為單位。每個月的工資才剛發下來,不知不覺間又消失了,貸款、水電、保險、網路、稅金,這裡一萬兩萬、那裡又一千兩千,錢就這樣不見了。我很好奇,那些政府官員可以體會我這種老百姓的感覺嗎?油漲、水電漲、麵粉漲,雞肉豬肉都在漲,就是薪水凍漲。我辛辛苦苦,每天一早就出門上班,拚命賺取那一點點酬勞,卻總是在瞬間消失。
直到現在,我才知道爸媽、師長口中的「珍惜」是什麼意思,簡單兩個字,我竟然活了近三十五個年頭才懂,不晚。
靜靜看著女兒滿足地玩著我狠下心買的廚房組,我喜歡故意問她同樣的一句話:「你喜歡嗎?」
「喜歡。」
女兒的笑容讓我覺得付出沒有白費。一個近六千元的廚房組,說實話,我可以活一個月還有剩,這不是便宜的東西,但它卻能給我帶來一種莫名的滿足感,這就是孩子的魔力。
我在這小小的台灣島上奮鬥生存,在自助餐店夾菜、買便當,在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等紅燈,在打烊的時間挑便宜的食物……我和你一樣平凡,然而我們卻有一種別人無法體會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