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應重視文化遺澤 拒絕博弈

簡明(大陸╲教育工作者) |2017.10.27
1011觀看次
字級

金門,是一座在經濟上貧窮的小島,這是事實,也是產生博弈公投案的環境基礎之一。

但是,金門在中國歷史上其實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從明朝中期為了防範倭寇,在此設立軍鎮,名「金門鎮」;自此往後,金門歷朝歷政都是在軍事管制之下。大凡來講,軍事管制地區相對還說都是非常封閉的地方,對外封閉會使文化的交通力低,凝滯性強,人民的思想與社會性格會因此保留較多傳統的成份。這對地處離島的金門,尤其如是。

被稱為「海濱鄒魯」的金門,自朱熹貶謫至此而設立了此地的第一間書院後廣開教化,使漢式典章制度在金門深入民間。從此,金門人代代以考試作為向外發展的管道。明清兩朝,在福建沿海的離島中,台灣加上澎湖共出三十三名進士,而單是金門就出了四十四名進士。在以考試求通達晉升的道路上,台澎金馬地區之中,金門人向外發展的能力表現是最強的。

在金門,每一個姓氏都有各自的家廟,定期依禮舉行家祭。若是子弟之中有中狀元者,都會在家裡設一塊匾額給子孫瞻禮,一面是光宗耀祖,一面是以身教期勉子孫。另外,金城鎮東門的菜市場中央,佇立一座一品夫人貞節牌坊,一代一代的長輩牽著孩子的手上市場時,都會告訴孩子這是一位母親守寡二十八年,將兒子從一名貧困農民培養成浙江水師提督的勵志故事。中國傳統文化的遺澤,在傳統中的金門,可以說無處不在。

金門在漢式典章制度與社會形態的發展上,大抵是始自南宋朱熹開始,便在島上普及發展和深入民間,比台灣自明朝始引進漢式典章制度還要早上幾百年,加上明朝、鄭氏、清朝、日據及國民黨時期常期籠照軍統狀態下,形成的傳統文化凝滯性,金門在今天雖然是經濟落後的小島,卻是兩岸三地難得的傳統文化保存地,而且這種保存,是著實在民間的家族裡、鄉里中所世代相襲的活傳承。

也就是說,金門地區在中國整體歷史發展中,從來不是以本土提升產業經濟作為發展要項;金門出身的子弟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都是向外求取發展,有所成就後,即返報鄉里、光宗耀祖,增加家鄉的集體榮譽;金門人求得發展的途徑,一直是在內部家族鄉里的穩定性為基礎向外聞達,在今天的現代化社會中,這種發展模式可以被看作是獨特的,也是稀有珍貴的,並且是一種無法脫離自身歷史土壤,才能孕育出的獨特性。

有道是:「有獨特的立場才有獨特的價值,有獨特的價值才有獨特的地位。」在歷史的長遠眼光中,經濟以外的文化面向,也就是傳統金門的仁義道德、社群互助、光耀門楣的文化風貌,才是金門的價值所在。

因此,為了防堵因開放博弈而帶來的文化精神逝去,乃至道德底線的崩潰,拒絕金門變成博弈特區,應是有智民眾堅守的立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