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訂偏鄉教育條例,規定公費生及專為偏鄉甄選的教師,要綁約六年。一名七年內考過上百次教甄的代理老師直言,她很想當老師,可接受綁約六年,但希望偏鄉小校行政減量,讓老師專心教學;有偏鄉小學校長認為,老師有熱情最重要,否則無心教學,綁太久,受害的是學生。
游姓代理老師七年來考過上百次教師甄選,但缺臨門一腳,一直無法考上公立專任教師,至今仍在代理。她說,偏鄉國小教師流動率尤其高,若老師綁約六年,等於可把一屆學生從小一帶到小六畢業,不會經常換老師,對學生比較好,她因此同意偏鄉綁約六年。
師:行政減量
更能專心教學
游老師認為,不只老師,公務員地方特考也綁約六年,若很想當老師,就要衡量取捨,不願意大可放棄,把機會讓給別人;但她希望可以落實法條裡面的偏鄉學校行政減量,讓老師更專心教學。
由澎湖七美三所國中小共聘的代理老師鍾佳妤說,偏遠學校雖交通不便,但學生人數少、孩子單純、沒心機、很可愛,物價消費也較低,若只綁約四年當然最好,但若比照離島綁約六年,只要開的是正式缺,她願意去考。
台中市和平區博屋瑪國小校長比令.亞布表示,許多人只希望把教師留在偏鄉愈久愈好,但沒顧及老師若沒熱情,硬被「綁」在偏鄉,無心教學或只把偏鄉當成跳板,站在同一艘船上的學生學習權益恐被犧牲;最重要的不是綁約年限,而是給孩子一個有熱情、真心投注教育的老師。
比令.亞布說,偏鄉學校規模小,宛如一個家庭,若成員來來去去,對其他人不是好事;教師流動頻繁,除了對孩子有影響,校長、主任也必須適應新老師,團隊經常重組;政府應培養在地人才任教,才是長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