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允綺
不知曾幾何時開始愛上了步行,哪怕是身體再累、時間再趕,每天都會預留一些機會,讓自己可以用雙腳好好地探索這個世界。
記得年幼的時候,自己沒有什麼想法,總是依循著父母的腳步,亦步亦趨地緊緊跟隨,雖然不明白步行的意義,卻真心喜歡這個能夠讓家人共處的機會。年紀稍長後,一半因著運動的健康好處,一半順應著自己的好奇天性,逐漸養成了固定步行的習慣。
對我來說,選擇不熟悉的路線往往會帶來驚奇,偶然發現社區中一間新開的店鋪,或與盆栽裡一朵盛開的小花不期而遇等等,都替生活增添了許多趣味;然而,步行的真正妙處,是在即便走在瞭如指掌的街道,不同的時刻也經常會帶給我迥異的感受。
晨曦初現的早上,整座城市剛從沉睡中甦醒,商號捲門一個個拉開,傳統市場再次人聲鼎沸,小民為了生計開展勤奮忙碌的身影充滿朝氣。
烈日當空的中午,陽光灑落在路樹的枝枒,映射的亮點在綠葉間交錯,路上人們行色匆匆地找尋冷氣房消暑,幾隻貓兒躲在陰涼處打盹,整體戶外活動指數陷入低迷。
萬家燈火的夜晚,透天厝裡圍繞電視機吃飯的家庭,巷弄中出門蹓狗的主人,操場上大汗淋漓的跑者,廣場邊講心事的手機族,以及公園內閒話家常的朋友三五成群……
每位映入眼簾的面孔或臉露歡欣或顯現憂傷,各自表述著不同的心情故事,我觀看著這充滿喜怒哀樂的人間,也不由得思考起自己的生命歷程,卻發現原來步行中選擇路線、解讀風景、調整步伐以及決定節奏,竟和人生的許多基本道理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