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城」計畫 重現台灣近代史

 |2017.10.18
1350觀看次
字級
「見城計畫」規劃舊城東、南、西、北門及城內等5大子計畫,重見台灣第一石城。圖/劉學聖

【本報高雄訊】文化部去年核定左營「見城計畫」,要以8年、20億經費重現國定古蹟左營舊城歷史現場,包括舊城殘跡修復、引水恢復護城河舊貌景觀、「南門」連結城牆等,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文化資產計畫。

「左營舊城」為台灣第一石城,全城51.28公頃,城牆周長為2767公尺。國內現存古石城都只剩點狀式殘蹟,僅有左營舊城為保存最完整,是最具歷史現場再造潛力的城池。

文化部的「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強調有形文化資產價值必須加以延伸。高雄市提出以左營「鳳山縣舊城」為核心的「見城計畫」,以再現歷史文化空間場域為目標,透過「重建臺灣第一石城」、「縫合龜山串接蓮潭」、「歷史堆疊城市考古」、「舊城門戶重塑再造」、「貫穿古今散步舊城」五大計畫,重建並重見舊城歷史現場。

昔時環繞、防禦舊城的護城河,將重新通水,進行整體護城河景觀重塑,打造藍帶水岸,營造出古蹟、綠地、水岸的優雅空間。「見城館」未來將以互動式遊戲、數位多媒體、擴增實境等科技設施,詮釋重現舊城自明鄭迄今的歷史軌跡,讓參觀者享受身歷其境,跨越古今的實感經歷。

高雄市文化局副局長林尚瑛表示,目前已逐步透過歷史空間調查、殘蹟研究、城內空間歷史紋理考古等計畫,揭開左營舊城的隱藏的風貌與歷史脈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