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多元教育 學生發明獲金牌

 |2017.10.17
938觀看次
字級
學生以溼的衛生紙模擬土壤,一旦濕度不足,即會觸發微電腦系統,讓水自動澆灌,作品參賽獲得金牌。圖/張芮瑜

【本報宜蘭訊】多元教育觀念興起,不少學校安排學生在校園內種植農作物藉此美化校園,羅東國中4名學生覺得澆水灌溉無聊又花時間,動腦研發出灌溉系統,可以自動檢測土壤溼度並澆灌,誤打誤撞獲得全國能源創意競賽金牌,成為「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句話的最佳例證!

談及創作原因,8年級同班的李文豪、饒育晉、張芝毓和李庭瑜笑說,4人分配到照顧校園同一塊小農田,但每天總得排時間去澆水好浪費時間,「好麻煩!」

怎麼讓土壤自己澆水?李文豪腦筋動得快,他利用所學,研發出更省時省力的作法,經過4人反覆討論實證,創作出「雲端監控土壤滴灌系統」。

李文豪解釋,鋪蓋在土壤上的感應磁片能感應土壤溼度,一旦溼度不足,即會觸發微電腦系統,讓水自動澆灌;有別於一般灑水由上往下澆灌,這套系統使用不設在地面上的有洞管束,水能直接滲漏流出到土地上,避免灑水停留在葉片上,變成不必要的浪費。

學生以溼的衛生紙模擬土壤,將作品投報全國能源科技創意實作競賽中,這套作品讓評審眼睛為之一亮,獲得節水組金牌。饒育晉笑說,當初只是個「偷吃步」從沒想過還能參賽獲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