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漢龍
也許我們都有急著趕路,在突然停下腳步回望的瞬間,發覺踩過的每一步,似曾相識卻陌生的經驗。何也?
生命之浩瀚,自古至今,是一點一滴的「當下」串接而成,沒有所謂開始,也沒有結束。我們只有把握每一個當下,盡一己之責。
你把生命看成一個圓,我們從生命的一個點向前奔馳,好像愈跑愈遠,事實上,還是一直向這一點接近,可能又通過了這個點,於是,我們一直在這個圓上,從未離開過。每個人的這個圓大小不同,這就是每個人是否有著「鍥而不捨」的精神、態度和行動做大它,生命才有所謂長度、寬度和厚度。
《易經》從六個陽爻,象徵天的「乾」卦開始,到三陰三陽,象徵火水相應三陰三陽交合的第六十四卦「未濟」止,其卦辭明示著:「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旡攸利。」雖然到了最後一個卦了,可是事情還沒完成呢,就像小狐狸渡河,到了一半弄濕了尾巴,更須看準方向,繼續努力,向前泅游,只要稍事懈怠,停了下來,就會有淹沒的可能,即所謂:「行萬里半九十」;縱使上了岸,自然地,卦又回到「乾」這個「點」,以六陽壯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氣勢向下一個目標「點」探索前進。
那,我們到底在追尋什麼呢?
佛法認定一切為「空相」,所以能「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生命就像霧般,似無實有,似有卻縹緲不定,追尋的是當下的定力,所能掌握不過是永恆的無而已。此刻,我腦子竟閃現《莊子.大宗師》:「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人離不開生命這個大圈圈,而悠遊其中,是苦是樂,端賴自己所立定的點是高遠明亮,或低垂暗沉;是否有能力承接水的助力或阻力;是否向下一個點持續挺進。道,就在隱現間向生命招手。
所以,生命是有的,也是無的。不必向生命探求什麼,生命只會看我們是否持續成長、茁壯,以及滴水穿石斷金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