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前夕,我與鄰居省下吃吃喝喝的錢,轉為致贈社區弱勢獨老月餅,並募集民生物資幫助貧困家庭之用,讓他們能過個溫馨的中秋佳節。
孩子說:「捐物資給需要幫助的人,讓愛心有意義,幸福的滋味烙印在記憶裡,中秋更顯美好。」
他還認為,跟著大人實踐有福同享的理念,耳濡目染,長大後也要觸動潛藏的善心,做個無私奉獻的公益人,願意分享資源,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中秋節,我們應帶著孩子虔誠拜月、賞月、品文旦,和祝福遠方親友健康快樂,告訴兒孫輩月宮裡住著嫦娥、吳剛伐桂、拜土地公等故事,從而了解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魅力,過個「月圓人圓」的寧靜、優美的節日,深信更能傳揚倫理觀念,並流傳下去。
楊樹槿(桃園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