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十九日,我在植物園看到第一朵荷花開了。如今,四個月過去之後,八月下旬,只見荷塘裡的荷葉大部分都枯萎了。立秋過後,天熱且下雨偏少,所以,連「留得殘荷聽雨聲」的意境也缺乏。
圖/王岫
文/王岫
今年四月十九日,我在植物園看到第一朵荷花開了。如今,四個月過去之後,八月下旬,只見荷塘裡的荷葉大部分都枯萎了。立秋過後,天熱且下雨偏少,所以,連「留得殘荷聽雨聲」的意境也缺乏。
不過,沒關係,這時候到九月底、十月初,想欣賞「翠葉田田出水蓮」的景觀,還是有機會,到台北的雙溪公園,依然可以看到另一種壯觀美麗荷花的親戚──「大王蓮」。我近日到那裡,第一次看到那麼多且碩大的「大王蓮」,驚訝到說不出話來了。
大王蓮是睡蓮科王蓮屬植物的通稱,原產於亞馬遜河一帶。因為它擁有巨型奇特像盤狀的葉子,直徑大約一○○到一三○公分(據說最長曾有達到二八○公分的),浮在水面,非常壯觀。加上其葉子邊緣會向上折轉直立,高約七至十公分,所以整個形狀就像圓形小綠舟;說是小舟,因為它可以載重。
大王蓮能載重,在於其葉部底下是由網狀葉脈和無數的小氣室構成的,也因為這特性,它的葉就比花受到較多的重視。至於葉片上能載重多少?六十公斤以下的小朋友或青少年,大概都沒問題,可以坐在葉片上,漂浮於池塘上。
台北市長柯文哲,世大運前也曾去試搭,八十五公斤的體重,竟然沒沉「船」,不知有無靠工作人員輔助?
大王蓮可以載人,是植物園裡一般荷葉做不到的,只是搭乘於面積不大的小綠舟上,人們大概也不敢亂動,只能學觀音打坐吧!有位筆名叫「拾荒樵夫」寫了一首搭大王蓮的體驗詩:「觀音妙座水中懸,跨下登台學作仙。幻彩嬌容思豔色,月池私約夢良緣。開花映影橫江面,攬客幽歌盪板船。逸趣何妨親體驗,驚心膽顫一連篇。」可見它雖可以載人,但人們總以體驗一下的想法為多。
大王蓮像憨厚的荷葉巨人,比較親近人類,而且,它的形狀象徵圓滿,若年輕情侶,在月滿盈懷的夜色下,到雙溪公園的池塘邊,看著對映月光,水中成為一片片同心圓的大王蓮,心中一定充滿著浪漫情懷。若是黃昏時刻,夜鷺、灰鷺等水鳥也最適宜停駐其上了,這幾種舉止悠閒的鳥類,站在漂浮的大王蓮葉上,令人覺得很搭配。
所以,大王蓮雖可載人,但搭起來也不免會「驚心膽顫一連篇」,還是以觀賞為主吧!特別是台北雙溪公園,近年來都栽種了近百株,是全台單一地點株量最多的地方,也最壯觀,竟成夏末初秋的雙溪公園美景,加上雙溪公園以江南庭園、涼亭造景取勝,在此賞大王蓮,更有「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的意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