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當歸能補血行氣係金A!」中山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王家蓁以科學方法證實當歸的活性成分「苯酞類化合物」,能提升血液輸送氧氣的功效。她將當歸萃取液滴入人體血液進行體外實驗觀察,歷時三年半,研究成果獲國際知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刊登,未來將透過動物與人體實驗,對缺氧性疾病進行新藥物開發或預防醫學研究。
《本草綱目》記載,當歸可「和血補血」,王家蓁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透過共振拉曼光譜、血氧平衡實驗及蛋白質理論計算模擬,當歸中的「苯酞類化合物」對血液中負責輸送氧氣的血紅蛋白(又稱血紅素),確實有調控分子結構的作用,藉此提升血液釋放氧氣到組織細胞,「幾千年來老祖宗的智慧不是隨便說說的!」
王說,有天她在吃當歸麵線時靈光乍現,「當歸可以補血行氣是真的嗎?」秉持追根究柢精神,回到實驗室展開研究。當歸被人們使用已有千年歷史,這是全球首次從分子層級實驗,證實當歸真的可補血行氣。
王家蓁表示,後續將從當歸研究成果出發,與國內醫療體系及國外研究單位合作,進行動物、臨床實驗及安全劑量測試,應用在各類與缺氧相關的重大疾病,包括COPD、心血管疾病、腦神經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及癌症等,進行新藥物開發及預防醫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