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外交部長李容浩,九月二十五日在紐約表示,川普推文稱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等領導階層時日不多,他認為此舉已經形同向北韓宣戰。那麼,朝鮮半島風雲密布,是山雨欲來之勢,各方卻各有盤算。
在美國和北韓的僵持中,「文攻武嚇」成為美國總統川普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較勁模式,換言之,至少還僵持在「語言的戰爭」,但是未來如何避免核戰爭,又陷入不明膠著狀態。各方都磨刀霍霍,試圖在這個僵持對立中,占據最有利位置。
川普把北韓問題變成了一個穩賺不賠的商業棋局,在這個棋局當中,戰爭是毀棋的手段,交易更符合川普的政策:美國利益和美國優先。
川普日前在聯大演講表示,會在必要捍衛盟友的情況下,「完全摧毀」北韓政權。然而,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和國防部長馬提斯都表示,美國沒有放棄外交解決的路徑,但是所有的選項都已經放在桌上,包括軍事選項。
美國總統和其閣員之間的看法,並無矛盾,還是把談判空間放到最大,模糊中的清楚訊息,在於必要捍衛盟友和國土安全的時候,才會祭出完全摧毀的軍事打擊。這樣一來,朝鮮半島壟罩在核武的文攻武嚇之下,最難受的是南韓和中國大陸。
南韓總統文在寅日前恢復了對北韓人道援助的工作,至少投入了八百萬美元,這項友善的訊號,一定獲得金正恩的肯定。金正恩的目標是和美國直接談判,但是川普已經說得很清楚,過去能源救助的費用是勒索,毫無效益。現在只能經濟制裁,逼迫北韓棄核為止。
北韓在經濟制裁的壓迫下,顯然,飛彈試射頻率愈加提高,氫彈試爆還會更大更多。在金正恩彰顯有足夠能力攻擊美國本土的挑戰下,南韓左右為難。北韓的核武和洲際飛彈已經成功,文在寅表示並不希望核武競賽,也不希望重啟核武計畫,這樣一來,足夠的軍事嚇阻力量,就剩下部署薩德系統。
中國大陸一向強烈反對部署薩德系統,認為這是美國占據對大陸先發打擊的工具,威脅大陸的國家安全,因此限韓令祭出,限制大陸民眾到南韓旅遊,已經打擊南韓的經濟成長。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聯大演講時,積極呼籲支持美國所有選項的作法,還火上澆油聲稱,對話和談判都是無效用的,已經結束,剩下的制裁時間不多,應該端出所有選項。日本受到北韓威脅最大,北韓所有試射的方向都是衝著日本而來,這讓安倍非常憤怒。
強硬的立場有助於安倍建立國內的信心,且有助於向美國示好。另一方面,安倍拉攏俄羅斯總統普亭,參加海參崴東方經濟論壇時,要和普亭簽署和平協議。
當然,俄羅斯不必破壞俄日友好氣氛,只是回應沒有時間的架構和限制達到簽署和平協議的目標,首先,雙方先營造信任氣氛和經濟合作為先。
至此,俄羅斯的國際地位水漲船高,中國大陸外長王毅呼籲經濟制裁加談判,已經顯示支持美國和俄羅斯,大陸看來要退到俄美較勁的幕後,先平安度過中共十九大。
胡逢瑛(桃園市╲元智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