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雜誌《BRUTUS》日前推出觀光企畫專題,封面刊出台南市國華街機車亂停照片,有網友自嘲「這就是台灣文化」引發議論。
台灣的機車族為何不守規矩,是被大環境所逼使,讓機車使用者得過且過?值得政府正面關切與做出實質的因應。
據統計,全台機車約一千四百萬輛,大多數機車族每天靠運氣找到停車位,顯示各縣市機車格嚴重不足,只是始終看不到各縣市政府有擔當與魄力,出面解決這個問題。
另一方面政府鼓勵大家搭乘捷運上班,但是捷運站附近的機車停車格卻不敷所需,有更多機車族不是忙著尋找停車格、見縫就移車取代外,不然就是跑到周邊巷弄裡亂停,引起諸多民怨。
台北市公館商圈機車停車格從九月四日起開始收費,有機車族認為變得比較好找車位。但是附近店家員工為省停車費,或改搭捷運上班或把機車停遠一點,這不失為一種節制亂停的管理模式。
交通部應建議六都編列預算增加商圈、運動場館、捷運周邊的「付費機車停車格」,站在機車族立場,應該花的「停車費」合理,且讓自己心安,政府沒有理由不扛起責任。
至於獎勵民間投資「付費機車停車格」,部分停車費由政府代為吸收,也惟有民間業者願意投資,只要小額花費,就可以讓機車安全停放,做到機車的管控與社區的秩序安寧。
林杰(新北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