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去年肺炎死亡時鐘快轉五分鐘,每四十三分即有一人死於肺炎,首度攀升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教授李秉穎表示,肺炎為流感常見的併發症,雖然近年醫療技術大幅提升,但死於肺炎的人數仍不減反增,十年來死亡人數已成長一倍,流感併發肺炎死亡風險,更增至六倍之多。
根據衛福部統計,去年肺炎死亡人數一萬二千二百一十二人,除了人口結構老化外,去年初霸王級寒流及嚴重的流感疫情,也是原因之一;台灣將邁入流感季節,醫師呼籲,除了接種流感疫苗外,六十五歲以上未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民眾,應自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加強保護力。
李秉穎說,因為流感病毒會破壞呼吸道上皮細胞、導致免疫功能失調以及降低人體排除細菌的能力,因此感染流感後容易引發繼發性的細菌感染,造成急性肺部組織發炎,如不即刻處理,就會出現各種嚴重合併症,例如肺膿瘍、呼吸衰竭等重症,體力衰弱的患者,恐會在幾天內死亡。
肺炎鏈球菌 潛伏鼻腔中
他強調,肺炎的可怕,在於民眾往往輕忽「小感冒」可能帶來的併發症。殊不知,併發症可能來的又急又快,最容易出現在長者、慢性心肺疾病及其他免疫低下患者,這也使得肺炎死亡患者,有九成皆為六十五歲以上長者。
李秉穎表示,肺炎鏈球菌平時會潛伏在鼻腔中伺機而動,所以降低鼻咽腔的帶菌率,對預防肺炎感染很重要。一項國外研究指出,成人施打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兩年後,可有效降低近一半鼻咽腔帶菌率風險,還可誘發免疫記憶力,當受到感染時,可幫助身體免疫細胞快速做出反應,對抗細菌敵人。
抗藥性嚴重 治療趨困難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林志學說,因為「抗藥性」問題嚴重,臨床上肺炎治療愈趨困難。肺炎鏈球菌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點名為當前最需要被關注的十二種超級細菌之一。
林志學指出,台灣研究數據顯示,超過七成肺炎鏈球菌對常見第一線抗生素具有抗藥性,導致臨床上肺炎的治療常需要用到用二、三線抗生素才能有效對抗症狀,不僅會延長住院天數、增加醫療的開銷,更會提升死亡風險。
因此疾管署呼籲,除了接種流感疫苗,六十五歲以上未曾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民眾,應自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加強保護力。林志學說,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一生只需要施打一次,即能有效預防肺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