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種電政策 切勿本末倒置

李武忠(台中市/農經學者) |2017.09.21
1025觀看次
字級

為了實現「非核家園」的目標,蔡政府預設在二○二五年將綠色能源提高到兩成,其中太陽能更是設下了20GW(十億瓦)的目標。

由於土地資源有限,加以地租昂貴,農地遂成為廠商覬覦的對象,政府態度也朝向積極鼓勵農電共用。

不過在現有農糧用地只剩四十七萬公頃的情況下,如何在確保糧食安全無虞的前提下,有計畫有次序的來推動農電共用,事先須要有完整的評估、規畫與配套,才不會重蹈農田種屋的覆轍。

政府對農田種電所生產的電力採取優惠收購,導致光電業者躍躍欲試,截至五月底,申請農地與光電設施結合,共三千一百五十一件。

利用太陽能發電固然可行,關鍵在於政府訂定收購太陽能光電躉售價格的高低(每度最高六點四元)。由於日本政府打算在二○二○年完全停止太陽能電價補貼計畫,連續每年削減百分之十以上的太陽能電價補貼,導致整體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失衡,估計二○一七年將有上百家太陽能企業可能破產。

台灣政府在推動農田、魚塭種電,還是應該以農漁生產為主,光電為輔,不能因為現在政府優渥電費補貼下,有利可圖,就一窩蜂設置太陽能發電,而放棄農漁業生產。

目前租約一訂就是二十年,每公頃租金動輒三十至五十萬元,比種稻收入還要高,也會帶動農地租金提高,不利農業生產。

未來政府若降低太陽能電價補貼,廠商一旦無利可圖,就要關門大吉,無法履行二十年租約時,那將會給農漁村帶來大災難。農地種電政策,應停看聽。

李武忠(台中市/農經學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