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相惜 相互尊重 人人愛台灣

羅瑩雪(台北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2017.09.21
1351觀看次
字級

看完世大運得獎選手大遊行,民眾夾道歡呼,愛國情緒爆滿的畫面。接著又看到一本書中寫到:「我們不能怪他們(外省人)為什麼吃台灣米,喝台灣水長達五十年,還念念不忘大陸。」不禁感觸萬千。

在國際賽事上,所有生長在台灣的人,都會為中華隊加油,希望我們選手多得獎牌,為國爭光。這種愛國心情,不管藍綠、不分老少、不論族群、無關統獨,人人都有愛國心。

像「吃台灣米、喝台灣水,又懷念大陸家鄉」這類話,好像說外省人單方面受台灣的恩惠,卻又背叛了台灣。對為台灣付出大半生的許許多多外省人,實在有欠厚道。

外省人從兵荒馬亂中倉促來台,在此安身立命,過上太平日子,當然應該感謝這片土地的包容接納,但也帶來大量黃金、寶物、人才、軍隊,抵禦中共,保衛台灣,免受文化大革命之荼毒。又建設交通、發展經濟、普及教育、改革農業,使台灣在短短三、四十年間,締造經濟奇蹟,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成就「台灣錢淹腳目」的榮景。本省人也應該感謝外省人。

事實上,這些所謂外省人,居住台灣幾十年,早已融入本地人群,成為台灣人的一部分。

每個人都應該懂得惜福感恩。應該感謝辛勤種植稻穀的農夫,也應該感謝其他各行各業提供各種商品和服務的人。

無論台灣米、台灣水或任何其他商品、服務,都必須付費購買。所以賣方對買方,也應該心存感謝。

「感恩」應該是外省人和台灣人互相的態度和修養。雙方是平等的,而不是一方施與,另方受惠的單向關係。

懷念家鄉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如果返鄉路遙,親人遠隔,思鄉之情更為苦楚。北上工作的南部人,懷念出生成長的小村落,出國求學的遊子思念台灣家鄉,沒人會惡言相向。為何惟獨對離鄉背井,落腳台灣的那些人如此無理?

很多終身奉獻台灣的外籍傳教士,沒人會說,他們懷念故鄉,就是不愛台灣。卻有人批評,台灣宗教團體濟助大陸災民,就是不愛台灣。這是以偏狹的本位主義,蠱惑民眾,激發民粹。

外省人來到台灣,和本地人齊手並肩,胼手胝足,篳路藍縷,從日本人留下的貧困破敗中,開創新局,走向康莊,才讓世界看到一個亮眼的台灣。

這是難得因緣和福氣,大家應該相知相惜,相互尊重,絕無分裂互鬥,自相殘殺的道理。

仔細觀察,滿口「愛台灣,不愛台灣」,製造猜忌,散布仇恨,使台灣紛擾不安的不肖政客,才是最不愛台灣的人。

羅瑩雪(台北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