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
台灣當代年輕人不敢生、不想生,少子化問題備受關注,「就業率」與「生育率」雙低,在全球敬陪末座。托育政策催生聯盟指出,我國思維應翻轉,英美與北歐國家女性「就業率」與「生育率」雙高,祕訣即在於高涵蓋率、高品質的公共托育。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王兆慶表示,政府過去多發放補助減輕家長負擔,但這樣的方式難以遏止營利托育機構巧立名目漲價、違法超收或苛扣食材等多重弊病。
王兆慶說,韓國在二○一三年起,推出學齡前幼兒私立幼兒園或私立托兒所全額免費政策,不料,營利性質的托育機構發生超收、省食材或教材成本、透過才藝課、額外教材玩具再向家長收費,老師也低薪工作,釀成只有業者中飽私囊,家長卻未更放心的窘境,總生育率至今與我國不相上下。
王兆慶表示,晚近北歐國家如丹麥,傾向將托育服務外包給非營利法人,因為非營利,無人從中牟利,家長只要負擔成本價,老師較不易被剝削,幼兒餐點或教材也不會被苛扣,盼政府翻轉思維,參照北歐模式,針對零到六歲嬰幼兒提供平價優質的公共托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