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族關懷 安撫家屬走出傷痛

 |2017.09.18
231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接受安寧療護的病人往生,家屬常承受極大哀傷。衛福部南投醫院去年試辦小規模「遺族哀傷轉銜關懷」機制,針對哀傷高風險的安寧家屬,由社工及心理諮商師進到社區接力關懷,成功讓原本不願面對母親死亡的男孩,寫一封「給媽媽的信」,訴說對母親的愛與思念。

南投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翁益強說,許多家屬看著最愛的人死亡會捨不得,哀傷期短則半年,長則數年,有的家屬哀傷太嚴重,有必要轉介精神科協助,也有人沒掉眼淚看似堅強,「但不代表他就走出親人死亡的傷痛」。

台灣安寧療護品質雖然排名全球第六、亞洲第一,但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主任姚建安坦言,家屬的哀傷撫慰雖是醫院安寧團隊工作一環,但通常在病人往生後中斷,以台大為例,會透過慰問電話或醫院活動追蹤至少一年,但囿於無健保給付及安寧團隊人力有限,當醫院關懷中斷,哀傷個案就得「靠自己」。

姚建安說,一名中部醫院的安寧團隊女護理師,不捨把家屬哀傷「丟一邊」,十多年來主動到家關心家屬,已關懷逾五百位個案家屬。他認為「見面三分情的關懷」,比打電話、寫信慰問更有支持力,但一人撐著做,不如團隊一起執行來得好。

為了向政府倡議,安寧療護有哀傷關懷不中斷的需求,翁益強率團隊的社工及心理諮商師,深入南投社區提供「遺族哀傷轉銜關懷」,接力關懷哀傷高風險家屬。

翁益強說,一名八歲小男孩,社工剛接觸他時,他翻相簿翻到媽媽生病時期的照片就不願再翻下去,在社工循循善誘下,才讓孩子面對母親的死亡,還願意寫信給媽媽,讓團隊十分欣慰。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說,目前家屬哀傷關懷有納入「安寧療護推廣計畫」中,只是經費只給付加入計畫的醫院,非全面普及。翁益強說,「遺族哀傷轉銜關懷」機制如果能在社區落實,可以協助接受安寧療護的家庭減輕哀傷與失落,盼政府能協助輔導更大規模方式,讓台灣的安寧療護做得更好、更細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