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福利依賴戶 解開惡性循環

 |2017.09.18
325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南訊】

曾與友人合夥開店的麵包爸爸,因經營不善倒閉,每天在家借酒澆愁,為了金錢與妻子吵架,甚至打小孩。今年初,社福機構替他打點孩子就學問題,說服他到麵包店當師傅,結束了糜爛生活,希望再圓開店夢。

但並不是每個受助家庭的家長都願意振作。台南市去年兒童保護案件一千八百五十一件,社福單位發現,部分施暴家長工作意願低,只想伸手要物資,成為「福利依賴戶」,沒收入心情差就打小孩,不斷惡性循懷,目前南市府已監護七十多名孩童,其中三分之一就出自福利依賴戶。

麵包爸爸 重現開店夢想

麵包爸爸曾當過老闆,即使生意失敗也不願去當公司職員,每天把酒當水喝,與妻子常為金錢吵架;後來妻子離家,他常因喝醉忘記接兩名孩子上下學。有一次讀國小三年級的女兒沒替幼稚園的弟弟洗澡,他氣得拿衣架打女兒,後來老師發現孩子身上有傷,社工才開始介入。

「要接送小孩怎麼工作?」這是麵包爸爸最常對社工說的一句話。社工因而替孩子找安親班並給予補助,讓他能有完整的工作時間。不過,他仍不斷推託,僅想靠補助過活,在社工持續溫情勸說之下,告訴他「你和老婆都不要孩子,他們還能靠誰?」他才願意去麵包店面試當師傅。目前已工作半年多,盼未來重現開麵包店的夢想。

「我去工作,補助就沒了!」一名單親媽媽獨立扶養三小孩,每月領將近三萬元補助,社福單位勸說「妳都待在家裡很無聊,幫妳介紹手工好不好」,她卻認為手工賺不了錢,且還要自己去載貨,恐影響接送孩子,不如在家休息又可領數萬元補助。

南台南家扶中心分析,福利依賴戶主要擔心工作會影響補助,且收入還不及補助;或是學歷較低,找不到符合期待的工作;有些則因身體不好,卻又只能找到勞力工作。也有人被拒絕多次後,乾脆放棄,領補助過日子。

社工表示,有些家長遲遲沒收入,為了三餐及開銷煩惱,孩子此時又不聽話、沒做到符合家長期待的事,就會挨打。不過,部分父母會在有收入後,減輕經濟負擔,暴力行為逐漸改善。

用愛包圍 列出改善目標

南台南家扶中心表示,多數人都知道自己問題在哪裡,只是不知如何改變。家扶以「用愛包圍」方式召募家庭夥伴義工,協助家庭成員定期開「家庭會議」,並列出想要改善的目標,只要達到一項就能獲得獎勵,如家人聚餐、看電影、出遊等,費用由家扶支出;針對工作意願不高者,則會考慮停止補助。

世界展望會南區辦事處主任陳雅玲表示,服務一萬一千五百名經濟弱勢的家庭中,約有百分之六僅靠補助款維生,部分家長有暴力傾向,且不願工作。對此,除讓他們學習掌控情緒,也會媒合工作改善經濟,若觀察一年後仍沒工作動力,通常會直接將孩子助學金撥到學校,並取消家長的補助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