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審大會日前決議將高中國文文言文比率調整為四成五到五成五。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課審大會日前決議高中國文文言文比率為百分之四十五至百分之五十五。讓許多主張調降文言文的學者感到遺憾與失望,但也對課審程序提出質疑,台灣文學學會理事長林淇瀁(筆名向陽)認為,課審會昨天表決四案未過,因而通過研修小組所提草案是「不符程序正義」。對此國教署長邱乾國表示,一切流程皆符合課審會程序,也符合一般的議事原則。
教育部前天審議國語文課綱,針對文言文比率是否調降,委員提出四案表決,因支持人數皆未過半,最後通過研修小組所提草案,文言比率為百分之四十五至百分之五十五。而對於課審大會做成的決議,主張調降文言文的一方對審議程序感到不滿,向陽為此憤而上網請教學界人士「課綱審議是否符合程序正義?」獲得聲援,甚至有人直言「程序有瑕疵」,不排除向部內反映、溝通。
教育部國教署長邱乾國表示,依據課綱審議程序規定,研修小組提出草案是審議的基礎,委員若對此有意見,可提出修正動議,並逐案進行投票表決,依規定現場須有三分之二的委員出席,並達到過半數同意,否則修正動議就不成立。當天會中耗費了很長時間討論,以利各位委員都能充分表述。經表決後在場委員均沒有意見,等同對結果表示同意,並沒有不符程序問題。
主張增加現代文學比率的作家朱宥勳,分析課審表決過程後認為「即使不是最佳結果,但也不是毫無進展。」雖然未通過文言文比率調降到五成以下的方案,但均以支持人數大於反對,對國語文課綱已是一大進程,未來調降文言比率仍大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