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欣
「阿姨!晴晴是不是不喜歡我?為什麼我叫她,她都不理我,也不出來跟我玩?」五歲的鄰家小男孩天真地問。孩子可以毫不掩飾情感地開門見山,那我們呢?年少時,以羞赧回應純純的喜歡;青壯時,以熱切回報飢渴的愛戀。現在,我們還有愛人的權利嗎?
戰士扛著槍上沙場,豈有畏懼瑟縮之理?即使馬革裹屍亦無懼!曾經,我們在愛情的戰役裡,也為愛情動容,心甘情願被愛綁架,受盡愛的凌遲後,肝腸寸斷以為世界崩塌了,再也遇不到如此轟轟烈烈的愛戀,然後再從悲慟欲絕中死而復生。才明白愛情國度不變的定律:從微醺的柔情起跑,眼睛看到的都是對方的美好;再陷入你儂我儂的沉醉,說的是「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的堅決誓詞;最終卻以一塌糊塗的爛醉收場。
愛情的保鮮期該如何展延?愛情公約可有制衡的能力?已過不惑之年的我們,當眼睛看見、耳朵聽聞,還能叫心抗拒而不被愛迷惑嗎?歷經過大小愛情戰役的我們已臻成熟,是否還能理直氣壯地再說「愛」呢?
「當然不會啊!晴晴只是累了,等她養足了精神,就會再陪你玩。」小男孩聽了,無邪地回以明眸皓齒的微笑。如果還有愛人的資格,那麼反覆練習,只為儲備愛人的能力,待養精蓄銳後,斟一杯葡萄美酒,敬人以世間濃烈的情愛——讓我們相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