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圖總館天井內有空中森林,著實呈現「館中有樹」。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樹中有館,館中有樹」,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不只是一座硬梆梆的建築,更是書的生命循環,讓人、書和環境融為一體,節能巧思隨處可見。
高市圖總館三年前啟用,標榜為全球第一座懸吊式綠建築,三至八樓有草皮景觀陽台,可幫助降溫,也能讓民眾在一片綠意中閱讀。六至八樓的天井中,有懸吊的空中森林,呈現「館中有樹」美景。
每層樓引導自然風吹進室內,搭配空調風口由下而上的設計,在一般人身高處發揮最大效用,可節電三分之一;照明也是智慧感光,天暗時自動開啟。
高市圖館長潘政儀指出,市圖總館是一座「會呼吸」的綠建築,減少環境負荷,與環境共生、共榮、共利。他說,種了樹的圖書館,讓人、書和環境融為一體,不只是一座圖書館,也是生態空間。
潘政儀說,市圖總館建築師劉培森觀察到高雄人常在大樹下活動,把「大樹下的常民活動」作為設計理念,在天井種樹,以像是樹蔭廣場的挑高七點五公尺無柱空間取代氣派大廳,讓市民在圖書館就像坐在樹下一樣舒服。
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也是國內知名綠建築,屋頂太陽能板供應全館百分之十用電,還有雨水回收系統,供廁所、澆灌花木使用。
有別於一般水泥外牆,北投分館為木造三層樓建築,座落於綠意盎然的北投公園內,有大面積窗戶,除了讓陽光灑落館內,也能讓空氣流通。建築外觀像一艘船,三角形的外形能避免西晒,減少能源浪費。
為了讓使用者有更好的視野,每個書架高度不超過一百一十公分,民眾由內望向窗外,景色怡人又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