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類風溼關節炎 因缺安全感?

 |2017.08.28
155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類風溼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常與缺乏安全感等內在問題有關?部分紅斑性狼瘡患者可能曾遭亂倫?創傷研究先驅醫師貝塞爾.范德寇(Bessel van der Kolk),以神經科學角度出發,發現身心創傷經驗,往往會重塑大腦,展開自我保護機制,延伸出各式身心狀況。他將相關研究與治療經驗寫成《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希望幫助更多受創者復原。

看似美滿青年

卻易怒無法愛

范德寇在猶太家庭出生,父執輩都是大屠殺的倖存者,母親也為童年創傷所苦。他在行醫後,從越戰退役軍人中,發現創傷後壓力症(PTSD)的可怕。一位看似一切美滿的青年,其實無法真正愛妻,也不跟孩子講話,常失控發怒,就像范德寇看似溫和的爸爸一樣。

范德寇表示,不論戰爭、家暴、亂倫、遭父母遺棄、性侵、霸凌、遭攻擊等身心創傷,若沒有處理好,大腦杏仁核會發出警報,大量分泌壓力荷爾蒙,衝擊免疫系統等,影響身心健康。

范德寇分析,像嬰兒若感覺不到安全,略大後就不易調控情緒,免疫因子也易低落,失調的生理狀況即使成年後也難回復;若在十八個月大時與母親有嚴重破裂的情緒溝通模式,長大後就易自我傷害、強烈發怒。曾有患者感嘆,他得用整個成年期來努力放下過往,「只有更接近過去,才能真正放下過去」。

重建內心地圖

比勸解更重要

范德寇指出,過去他像一般醫師,會鼓勵倖存者正面看待自己,例如告訴亂倫倖存者錯不在她,不用自責;沒想到對方說,當她被要求理性時,反而覺得更孤單。這讓范德寇領悟,他該做的是幫助倖存者重建內心地圖,而非勸解。

范德寇舉例,正念練習、瑜伽、眼動減敏療法、劇場治療等,都能幫助復原;充滿愛的深刻關係、孩子的出生,也可能造成改變。他深深體會,傳統治療創傷的方法太忽視這類的情緒參與,例如對待創傷兒童,與他玩推球遊戲或請他幫忙排椅子、一起照音樂打拍子,幫他創造新的社會連結,效果都好過空談過往傷害。

「只有一件事能使治療創傷成為可能,那就是敬畏患者為了求生存所做的一切努力。」范德寇強調,唯有先正視患者身體與大腦神經的連結,才可能進一步運用他們腦部本身的神經可塑性,重建對自己的所有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