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減文言文? 6中研院士連署

 |2017.08.26
277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十二年國教課程綱領」高中國文審議過程引發爭議,王德威、曾永義等六位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海內外學者昨聯合發表聯署聲明,呼籲課綱拋開文白比之爭,捍衛課綱修正不淪為意識形態的工具,十二年國教的國語文課綱應當泯除中文、台文、華文領域差異,共同追求自由多元的語文教育。

聲明更提到,擔心課綱輕率的改動,讓精英階層與非精英階層的學生再一次分流,有能力的家長會為孩子尋求額外學習古典文學的機會,而弱勢學子則無所適從。中研院士、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講座教授王德威表示,若高中國文文言課數比例再下降,中產階級以上的父母,一定會把孩子送到補習班學習古典文學,「可能造成非精英階層孩子學習機會的最大戕害。」

精英階層 尋求額外學習

「國語文是我們的屋宇:呼籲謹慎審議課綱」連署發起人包括:中研院院士王德威、曾永義、孫康宜、李惠儀、李歐梵、何大安,以及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講座教授陳國球、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長胡曉真等人。截至昨晚,已有一千七百多人連署,包括前總統馬英九。

聲明指出,國語文是台灣學子面對世界的基礎。由專家組成的研修小組,兩年來耗盡心力建構課綱,展現思想源流、文類比例的考量,不宜任意裂解限縮。建議讓已走完公聽會程序的國文課綱,在全台家長、學界與教師背書下,受到尊重,先行通過。課審會中其他領域專家的意見,交由國教院與出版社參考,作為激勵教育現場多元發展動力。

聲明提到,將古典與現代文學一刀兩斷,實忽略彼此交織的事實;考試引導教學的狀況一時難以改變,推薦選文篇目的作法,實有保護學子學習之必要。爭論中的各版本推薦篇目,未顧及各文類的均衡,應交由熟悉文學的專家集思廣益。

放開胸懷 經典不分時代

王德威說,政府應把高中課綱的修訂視為「前瞻計畫」,放開胸懷,「真正的經典,可長可久,沒有時代和國籍之分。」每個朝代有不同的文言文代表,硬把兩千年的文言文,打成不可救贖的對象,「是一種汙衊」。使用經典/非經典、白話文/古漢文等名詞操作,更過於粗暴。

胡曉真也說,語文教學、中國文學、台灣文學、華文文學都是學術專業,一同為人文學的推展努力,無主從之分,在科技部更屬同一學門(「文學一」學門)。談到國語文課程改革的重點,胡曉真說,創新教學方式、課文類型多元化(例如增加小說、戲劇)、訓練口語表達(例如演講、辯論)等,都是許多文學學者一再呼籲,也是近年許多語文教師的改革方向。

台灣中文學會理事長林啟屏表示,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在一定的年級之後,只學習語文表達是不夠的。「難道只想讓下一代只有達到基本的聽說讀寫,無法有更深刻的學習嗎?」如此一來,台灣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恐將逐漸消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