璩大成負責世大運餐飲,雖然壓力很大,但平時他會騎單車紓壓,九月將參與西濱追風賽。圖/璩大成提供
【本報台北訊】SARS期間被譽為抗煞英雄之一的北市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璩大成,在世大運負責每天供應四萬份餐點的選手村餐廳,從良醫「轉業」搞餐廳,他說:「一輩子未曾不務正業」;為了不讓台灣丟臉,「挑戰只有一次,錯過就無法重來」,每天戰戰兢兢備餐。
行醫三十二年的璩大成,此次接下世大運餐飲管理處處長一職,他笑說,過去沒有籌辦餐飲經驗,「每天都在忙著重新學習」。
以往的運動賽事,選手餐飲大多借飯店、學校場地就能解決,世大運的餐飲服務要在六個月內,「平地起高樓」打造一座每天提供一百種以上菜色、四萬份餐點、服務一萬多名選手的選手村餐廳。
問璩大成印象最深刻的難關?他說,「關關是難關,但關關難過關關過」,因台灣沒有舉辦大型餐飲的經驗,招標時台灣業者都不敢投標,他修改了標案,看了看心想,即使這樣還是沒有廠商會投標,大膽跟同事說「出去邀標吧」,嚇壞一票同事。
當時同事百般勸阻,擔心主動邀標會讓外界誤會圖利,「有問題我負責!」璩大成找了政風人員陪同邀標,他形容在公部門眾多法規限制下,真的是「舉步維艱」,但要做就做到最好。
璩大成外表看似溫和,但他形容自己有點「狗脾氣」,打造餐廳的過程中,常在橫向溝通時不小心得罪人,事後私下道歉。他笑說,平常做事看似悠哉,隨著世大運開幕倒數,他半夜開始睡不著,有時凌晨三、四點突然想到「餐盒要怎麼擺」,急忙LINE給同事處理。待世大運結束,他計畫挑戰台灣人必做的三件事之一,「參加日月潭泳渡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