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行政法院駁回台北市府永春都更上訴案,使得百餘位同意戶們歷時十七年,仍然無法有新家,顯示出少數綁架多數的釘子戶問題。
蔡政府積極制定老屋危屋重建條例,以因應都市更新,透過獎勵燃起許多老舊屋主新希望,如今又被永春都更澆熄了,部分民眾的居住品質與居住安全也將持續低劣。
民主國家釘子戶問題難解,都更容易造成多輸,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曾提出解決老舊住宅的方法,先提撥足額預算成立一個都更基金,若遇有阻撓的都更案,可先選用附近的公園綠地或公有地改建權宜宅,再拆遷舊房都更換改為公園綠地,權宜宅完工後,可出租收取租金充裕基金,同意戶可打折優先居住,這樣等於宣示都更的急迫性,透過多數同意戶間接壓迫,少數不同意戶眼看無利可圖,會放棄抗爭。
台南鐵路地下化,因應抗爭而先行興建專案照顧住宅三百六十六戶,將於今年底交屋三百二十三戶提供拆遷戶居住,成功化解少數拒遷戶。
以後若面對有阻撓的都更案,政府何不複製台南的經驗到全國各地,如此可省卻漫長都更期間同意戶租屋的不便,先建後拆不僅可防止因抗爭的社會資源虛耗,更可加速都更推動的期程。
林清淵(台中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