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處在亞太地區第一島鏈上,其先天的地理位置,即決定台灣的命運。
面對崛起的中國大陸,美國目前的亞太戰略雖尚未完全出爐,但很明顯的川普總統上任後,沒有完全拋棄台灣,特別是在軍售議題上,美方仍舊維持過往原則,售台武器。
或許在一些人眼中,美國售台的武器多為二手貨,但如從地理位置來論,美軍售台武器,除有象徵意義外,更重要的是提供台灣嚇阻大陸進犯的能力,而台灣控制台灣海峽,更是形成阻絕大陸的條件之一,歷時超過半世紀。
從地理位置來說,中國大陸若想成為全球霸權,「往西」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政策,「往東」藉由在印度洋上建立「珍珠鍊戰略」,來維繫自身的海上航道。
部分原因當然與大陸的經濟發展有關,但從地理位置論,大陸仍舊面臨敵意環繞的海上環境,特別是從第一島鏈上的日本、琉球群島、朝鮮半島、台灣、菲律賓、印尼與澳洲,而台灣剛好位在第一島鏈的中央,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早從冷戰期間就被建構。
換言之,台灣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能有效控制住大陸凸出海岸之中心點,因此台灣若是回到大陸的懷抱,美國長期建立的「海上長城」與它所代表的戰略束縛,將會功虧一簣。
隨著大陸不斷崛起,美國海軍已確定將在二○二○年以前,將百分之六十的艦隻部署在亞太地區,來圍堵大陸,更甚者未來的「台美軍售」案必定仍會持續,而台灣在這過程中,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將持續大幅上升。
未來無論是中美在第一島鏈海域中相互較勁,或是因「航行自由權」與大陸中國僵持,台灣在某種程度上,都持續扮演「阻絕」大陸的角色。
隨著大陸軍力不斷強大、美國國力緩慢衰退,嚇阻大陸稱霸太平洋的任務,會有部分責任落在亞太盟邦肩上。
從這個角度來說,台灣未來仍有機會透過「軍售」來維持與美之間的情誼,台灣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將有機會在未來提高,仍舊歷久不衰。
宋磊(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所碩士)